小儿感冒,如何安全用药?

作者:111医药馆官网 2018-04-10阅读:4576次



小儿感冒

小儿感冒是最常见的儿童多发病之一,是由病毒或细菌等引起的鼻、鼻咽、咽部的急性炎症,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临床特征,中医认为本病是受外邪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又称伤风。孩子容易患感冒,与他们机体的生理、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有时小儿感冒还会通过血液循环播散于全身,引起败血症、脓胸、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危及生命。


一、病因


1、多以病毒感染为主,可占源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菌引起的较少见。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推动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并发化脓性感染。


2、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除了取决于侵入的病原体种类、毒性及数量,还有其他诱发因素(如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营养不良、大气污染、居住拥挤、间接吸入烟雾、被动吸烟等,均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使病原体生长繁殖)。


二、症状


1、轻症:一般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有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如感染,涉及鼻咽及咽部,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


2、重症: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不久即可发生疱疹性咽峡炎、扁桃体炎。咽痛和全身症状均加重,鼻咽分泌物从稀薄变成粘稠。颌下淋巴结显著肿大,压痛明显。如炎症波及鼻窦、中耳或气管,则发生其它症状,全身症状较严重。


三、治疗原则


根据感冒分型对症治疗,一般感冒不需使用抗生素,只需多喝水、多休息,在感冒流行时减少出入公共场所。若有咳嗽、有痰、流鼻涕、鼻塞,则可依不同症状给予药物治疗以减轻不适。可配合敷贴疗法、外治法、饮食疗法、针灸疗法等。


四、药食同源

1、葱姜糖水


配方:

小葱2-3根,老生姜片、红糖各适量。


制法:将小葱、生姜片分别洗净,置小锅内,加水约500克煎到小半碗,去渣留汁,加红糖。


功效:

辛温解表,主治小儿风寒感冒伴咳嗽。

2、葱白麦芽奶


配方:

葱白5根,麦芽15克,熟牛奶100毫升。


制法:葱白洗净切开,与麦芽放杯中加盖,隔水炖熟后去葱及麦芽,加入熟牛奶。


功效:

解表开胃,适用于小儿风寒感冒。

3、三根汤


配方:

大白菜根3个,大葱根7个,芦根15克。


制法:用水煎服,每天1次,连服2-3天。


功效:

辛凉解表,适用于小儿风热感冒。

4、葱豉豆腐汤


配方:

生葱3条(连头须),淡豆豉10克,豆腐2小块。


制法:起油锅,豆腐略煎,再放入淡豆豉,加清水1碗半,武火煮沸后,放入葱白,煮沸后即可调味,趁热服食。


功效:

适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咽痒咳嗽。

五、预防保健及注意事项


1、注意休息:宝宝年龄越小,越需休息及护理,待症状消失后再恢复活动,以免因病灶未能清除而复发,有发热的宝宝,最好卧床休息,以减少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


2、合理饮食:感冒发热的宝宝很容易出现食欲减低,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表现,饮食护理非常重要,总体原则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如果强求宝宝进食,将导致宝宝胃肠负担重,对身体和疾病恢复均有害,每次吃的食物量可少些,吃的次数可多些,多给宝宝喝一些水果汁,如新鲜橙汁等,发热消退和消化能力较好的宝宝饮食可稠一些,随着宝宝病情的好转,一般1周左右可逐渐恢复到平日饮食。


3、环境适宜:保持宝宝的房间空气流通,对发热的宝宝,新鲜的空气有助皮肤有效出汗而降低体温,应避免直接对着宝宝吹风,而导致宝宝皮肤血管收缩,加重病情。


4、有效出汗:鼓励宝宝多饮水,水可以增加机体细胞代谢,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同时可以有效出汗,有利于降低体温。宝宝的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应穿宽松衣裤,以利有效出汗和散热,千万不能给发热宝宝穿过多衣服和盖过厚被褥,否则容易导致高热不退,甚至诱发高热惊厥,宝宝服用退热药后,会大量出汗,衣被汗湿后应及时更换,以免受凉而加重病情。


5、物理降温:宝宝发热应首选物理降温,尤其是小婴儿发热,在物理降温无效时,再适当小量使用退热药进行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方法有:局部散热降温,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冷盐水灌肠等,其中以局部散热降温法最简单易行,适合家庭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