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哲仙治肝四法之清法

作者:骨伤的杨张张扬 2018-04-05阅读:3232次

治肝四法——清、通、消、补,是韩哲仙常用的治肝方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疗效。

清法,是用寒凉药来达到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等目的的治疗方法,即《内经》“热者寒之”“温者清之”之意。凡瘟热、温毒等疾病的主要因素是“疫毒”。肝脏实质性损害(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的相当一部分由“疫毒”引发。

韩哲仙治肝四法之清法

在肝炎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时,常可表现为烦热、肢困、黄疸、皮肤赤丝红缕、斑痣、龈血、鼻衄、吐血、便血、癥瘕、溲赤、便秘、舌质红苔黄腻等热象,并可见到谷丙转氨酶、絮状试验、浊度试验、胆红素、蛋白电泳、肝炎病毒的相关抗原抗体、甲胎蛋白、酶谱、凝血功能等多项指标的异常。属中医学疫毒羁留,湿热壅积,血瘀不畅的病理表现。应用中医清法治疗,不仅有利于症状、体征的好转,还可以改善生化检测指标,也反馈地说明对肝组织的修复起到有益的治本作用。

韩哲仙对病毒性肝炎急性期与慢性活动期的诊治,特别强调一个“毒”字,而应用解毒、泻火、凉血为主的清肝治疗,是治本之举。

一、解毒清热法

适用于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其生化指标异常者。

(1)八味降酶汤

组成:穿破石、岗稔根、板蓝根、蒲公英、平地木等药。

适应证:面色垢浊,心烦口干,四肢困倦,小便黄赤,苔黄腻,舌质红,脉象弦滑数等。应用于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患者。

功效:清热、解毒、降酶。

韩哲仙认为:肝炎在急性感染期或慢性活动期,均可出现谷丙转氨酶增高。其症状、体征,多属湿热郁伏中焦征象,而“疫毒”羁留是其病因。韩哲仙针对其病因、病机,从大量民间草药中,筛选出针对肝炎治疗的中草药,拟定“八味降酶汤”一方,既具有强大的清热解毒、化瘀利湿作用,又可持久应用,以适应疫毒羁留中焦、湿热蕴结不解的病证。临床实践证明,降酶疗效良好。

韩哲仙治肝四法之清法

(2)清利活血汤

组成:丹参、郁金、岗稔根、平地木、白花蛇舌草等药。

适应证:肝炎日久,疲惫乏力,面色黯晦,两胁癖积或胀痛,或龈血、鼻衄,或见面部赤丝红缕、肝掌或蜘蛛痣,舌红苔黄,脉细弦或带数。肝功能检测各项指标异常。

功效:解毒清热,化瘀理气。

韩哲仙认为:慢性肝炎的病机,主要是瘟邪疫毒羁留,肝脾湿热缠恋,瘀血阻络成癥,郁久化火伤络,暗耗气阴等等。其病因病机之本质,还在于“疫毒羁留”,故以平地木、鸡骨草、白花蛇舌草针对疫毒久羁,解毒化湿消炎;郁金、丹参、岗稔根增加肝脏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与抗纤维化,是从研讨慢性肝炎病理本质出发的治疗方剂。临床上根据证情的本虚与标虚的不同侧重,辨证和辨病灵活处理,多能取得改善症状、体征与生化指标的较好疗效。

韩哲仙治肝四法之清法

二、泻火清热法

应用性味苦寒的药物,以泻火泄热,治疗肝病中属实证火热者。如躁烦热渴,黄疸,目赤,便秘,苔黄,舌红等。

利胆退黄汤

组成:焦山栀、大黄、茵陈、金钱草、郁金、车前子草等药。

适应证:面目色黄,烦热、口渴、溺黄赤短涩,苔黄舌红,脉弦数等。

功效:清热泻火,利胆化湿。

中医认为:胆汁阻滞,湿热郁蒸,泛于肌肤,则发为黄疸。其病机是湿热壅结郁蒸所致。“疸”的字义,亦属热的意思,肝胆、胃、肠之血毒愈甚,黄疸愈深,故利胆退黄,包涵一定的清泻火热之意。

韩哲仙认为:肝胆热毒炽盛,烦热胁痛,目黄口苦者,必参以龙胆泻肝汤;胃肠积热,便秘腹胀者,必参以茵陈蒿汤而重用生大黄;黄疸不甚,腑行尚可而溲涩黄赤者,可参以栀子柏皮汤;泻下焦湿火,利水通淋退黄,瘀热内结外泛颈、面、皮肤有赤丝红缕,肝痣者,加赤芍、丹皮、丹参等;肝脾瘀结成癥者,可参入下瘀血汤;热毒入营,并见发热、神昏者,应酌加安宫中黄散、片仔癀等,往往可救治一些危、急、重症的黄疸患者。

韩哲仙治肝四法之清法

三、应用清法的小结

1. 治本疗法

各类肝病均以病毒与毒素侵蚀为主要病因,属中医热病范围,湿热瘀毒为其病理产物。在热病传变的气、营、血诸阶段的证情中,均可产生相应的病理产物。应用解毒、泻火、凉血等清热药物治疗,一则清除病因,二则能解除各不同阶段的病证与病理产物,即姜春华所谓“病本于毒,应重治本”,而解毒、泻火、凉血的治肝疗法,即是抑制病毒、消除病毒的重要治本手段。

2. 施用时间

肝脏疾病的急性期与慢性活动期,一般具有中医温热病的临床特点,即有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和阶段,其临床表现多为湿热羁留,极其缠绵迁延,黏腻难解。尤其是乙型肝炎,每多病情反复,极似温病学说中“炉烟虽熄,灰中有火”的理论,易于死灰复燃,故其应用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方药之时间,远较其他热性传染病为长。

3. 注意事项

清热药应用过多、过久,能导致中阳虚寒,尤其是苦寒燥湿泻火药物,最易败坏脾胃,且能耗伤津液,故应用时,禁忌证有四:

①肝病时,兼外感风寒表证,阳气被遏而发热者。

②肝病日久,体质日虚,脏腑本寒,胃纳不佳,大便溏泄,畏寒肢厥或见阴黄,虚寒臌胀者。

③慢性肝炎气血虚津液耗损较甚,劳累过度,中气不足之虚热证;血虚阴津耗伤而引起的虚热烦躁证。

④肝硬化、肝癌晚期,出现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命门火衰之虚阳上浮者,均不可误用苦寒。

来源:本文选自《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韩哲仙学术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韩政。人卫中医编辑整理。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