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压力大,小心“惹上”高血压,教你三招对抗精神压力性高血压

作者:高血压知识百科 2018-05-01阅读:4925次


心血管疾病居我国人口总死亡原因第一位,而高血压是影响我国人口总死亡的第一因素。据估算,我国高血压近3亿,每年200万人死亡与高血压有关,目前高血压发病率呈现年轻化、低龄化趋势。

其中,精神压力相关的高血压,越来越常见,但往往容易被忽视,专家表示,传统高血压分类有局限性,还应包括M型高血压,即精神压力相关的高血压。

传统高血压分类有局限性

高血压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高血压分类逐渐引起大家关注,主要原因在于,传统高血压分类有局限性。医生在医学院校接受最早的高血压教育,认为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其中,原发性高血压跟遗传、职业等因素相关,但导致血压升高的病因不明确。此类人群到一定年龄段血压就升高,占高血压总人群的95%。继发性高血压与明确疾病类型相关,比如肾性高血压、大动脉狭窄高血压、妊高症等,在人群中占不到5%。

但专家认为,这种分类不足以解释大部分高血压。其实大部分血压变化与人的情绪、精神、心理、压力、环境因素相关。过去我们认为高血压就是血管内压力增高,但是实际上,它背后有社会性因素,因为人本身就是社会性人群;有生物学因素,与遗传相关;还有心理因素,比如高不高兴。所以高血压是一个综合征,最大的一类就是跟精神压力相关的M型高血压。

精神压力相关的高血压最早由日本、欧洲医生提出。随着现代技术发展,M型高血压机制得到明确,医生了解到压力的调节与激素水平有关,跟情感认知有关,所以,一个人能不能抗住特定的压力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的压力,有人安然无事,有人几近崩溃,这里边有生物调节作用,也有激素和代谢水平的关系,当然还有后天训练相关。如航天员、飞行员受训后抗压能力就不一样。

门诊近一半患者为M型高血压

有专家表示,门诊接近一半以上高血压患者与精神压力有关,几乎所有高血压患者都与不良情绪相关。因为精神压力对少数高血压患者是原始病因,而对所有人都是一个加重疾病发生发展的促发因素。

对于如何判定M型高血压患者,医院门诊有很简单的筛查机制。医生首先询问患者病症,一般会出现头晕、头疼,血管砰砰跳等症状,测量血压有时会达到160/100mmHg,医生紧接着会问患者最近有没有特别原因造成不舒服,血压升高,有的患者会说我最近累了,着急生气了等原因。

这些原因大部分与情绪、心理因素相关,至少是诱发因素,在治疗中需要控制和矫正。

有些人的精神压力是能够表现出来的,而有些人的精神压力是隐性的,内心有感受却不能表达或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压力的存在。比如我们在做测试时,患者注意力快速集中时血压会快速上升。一般人,注意力快速集中时血压升高10~20个汞柱,甚至是30个汞柱之内是正常的。

而M型高血压患者表现为不正常升高,注意力高速集中,激素水平升高刺激血管收缩造成压力升高,体内有调节系统失衡,造成病理意义产生。

这类高血压不会和情绪一样来的快去的也快,它是由明显诱因产生的焦虑反应造成的。我们身边很多人会反复确认会不会犯错,丢东西,这是抗应激能力下降导致的。有些人还会更进一步,比如丢钱包又找回,没有造成损失,但是仍然会持续好几天不高兴,这些病理因素都是是有意义的。这说明患者主观意识与体内激素水平不一致,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容易陷入悲观情绪。

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提高自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抗应激、抗打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高血压治疗中很关键的一个主题,我们不能只关注血压指标的增减,更应该关注造成这种压力改变的环境因素,激素水平、生理因素以及社会学因素。

三招对抗精神压力性高血压

如何帮助M型高血压患者改善抗压能力呢?建议大家从三方面进行调整。

第一、加强体育锻炼。

每周做三次抵抗训练,也就是做一些从心底就不想做的事儿,比如跑步,每天走一万步等。人在运动时会释放让人快乐的激素,因此抵抗训练对身体是非常好的锻炼和保护,应该从小培养习惯。

第二,调节饮食。

刘梅颜教授举例解释,曾经有位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多次就医无法确认病因,多次询问了解后发现,他用半年时间完全靠素食减掉20斤体重。长期素食的结果是导致胆固醇,磷脂,氨基酸等激素合成的底料没有了,体内激素水平下降,调节功能微乱,出现微血管功能障碍,表现为胸痛,对应激不耐受。因此,合理饮食,健康配方对高血压患者非常重要。

第三,心理学治疗和对抗精神压力药物治疗。

通过专业心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认知治疗,使其面对不同事情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产生不同的应激状态,从而改善疾病状态。

专家强调,M型高血压的治疗有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还有家庭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人的抗应激能力会下降,抗压能力减弱。比如有些老人一到周末血压就升高,原因是周末儿子儿媳回家,做饭怕他们嫌不好吃,导致压力产生。医生建议老人应该跟家里人谈谈,通过药物治疗,合理训练和家人关心,来达到治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