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血糖平稳?这两项要达标!赶快看看你达标了没

作者:小春聊健康 2017-07-26阅读:2637次

前几天,糖尿病医生收到了一位糖友的留言,这位糖友说到:

这才意识到,虽然天天和大家强调「血糖平稳」,但还是有不少糖友还是有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血糖控制不是追求越低越好,而是要讲究平稳?

怎样才能算是「血糖平稳」?

今天,糖尿病医生就和大家好好讲讲,「血糖平稳」的问题。

血糖控制求稳不求低

1.血糖控制不求低

许多糖友认为血糖越低越好,怕血糖高,拼命控制饮食,甚至擅自加药。这样极有可能诱发低血糖。

而糖友发生低血糖十分危险,能够引起昏迷,诱发心梗、脑卒中等,救治不及时,甚至有生命危险。

2.血糖控制讲究稳

血糖控制讲究稳,因为血糖不稳,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 血管受损:波动性血糖,更易引起血管受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脑血管病变,引起冠心病、脑梗塞等。

  • 肾脏和视网膜细胞受损:大起大落的血糖,使肾脏和视网膜细胞大量受损,导致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 胰岛 β细胞分泌功能下降:血糖忽高忽低,那些「一息尚存」,还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 β细胞也会「心力交瘁」,分泌功能大打折扣。

  • 损伤神经:血糖的迅速变化,还可能引起感觉神经的损伤,引起手足麻木、疼痛等症状,于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就找上门了。

血糖平稳怎么看?

我们的血糖是一直在变化的。吃饭后血糖升高,餐后随着时间延长,血糖逐渐降低。血糖最高点多出现在早餐后 1小时,而最低点出现在凌晨 2~3点。

正常情况下,一天内的血糖波动幅度小于 2~3 mmol/L。每天与每天之间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一般在 0.8 mmol/L以内。

我们判断血糖「稳不稳」,一般看两个指标:

  •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大趋势。

  • 血糖一天之内的变化,反映高峰低谷。

这两个指标都控制好了,才叫稳。

大趋势糖化血红蛋白

我们常常在检查单上看到 HbA1C的字母缩写,就是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同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与血中葡萄糖的浓度成正比。

大家可以想象,血红蛋白浸润在血液中,如果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很高,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也会变多,长期的血糖水平越高,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也会越大。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了解最近 2~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反映了血糖的大趋势。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水平,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确定。这里,给大家一些参考:

  • 一般而言,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 6.5%以内比较合适。

  • 比较年轻的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控制在 6.0%以内。

  • 糖尿病患病较久、有心血管疾病或者年龄大于 65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放宽到 7.0%~9.0%,具体目标需要医生来确定。

  • 对于 1型糖尿病患者,在避免低血糖的基础上,18岁以下可以控制在 7.5%以内,18岁以上可以控制在 7.0%以内。

高峰低谷一日血糖变化

虽然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应血糖的平均水平,但是仍不全面。

这是因为,如果血糖处于高高低低、波动较大的情况,平均下来,高低相抵,糖化血红蛋白也可以达标,但这样高高低低波动的血糖,仍可以引起文章开头提到的各种并发症。

对于一天内的血糖变化,临床上有很多复杂的公式来估算。比较简单、粗略的控制目标,可以参考这个:

  • 一天以内,血糖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在 3 mmol/L以内为好,如果超过 6 mmol/L,则血糖波动大。

  • 对于 60岁以下、无明显并发症的 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 4.4~7.0 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 4.4~10.0 mmol/L。

  • 60岁以上、有严重低血糖史、有明显并发症的 2型糖尿病患者,或者诊断为 1型糖尿病的糖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放宽目标范围。

血糖平稳3招搞定

餐后血糖急剧增高,或者餐前低血糖,导致随后的血糖反弹,是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

为避免血糖波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保证餐前血糖和餐后 2小时血糖的稳定。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主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1.饮食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按身高、体重及活动量确定饮食方案。三餐定时定量,在种类选择上,宜选择对血糖影响较小的食物,宜食用粗杂粮,少食用精细粮,适量多吃蔬菜。

具体怎么吃?点击:5个数,照着吃,稳血糖!

如果出现餐后高血糖,下一餐的餐前低血糖,可在医生指导下分餐,例如,早餐后高血糖,中餐前低血糖,可将早餐三分之一的食物留在上午十点进食。

2.运动

最好安排在餐后 1个小时进行,不要空腹运动,运动方式以中等强度的运动为宜,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要特别注意预防运动引起的低血糖。

运动后最好监测血糖,如血糖 <5.0 mmol/L,可进食少许苏打饼干、水果等。

糖尿病运动还有什么要注意的?点击:糖尿病运动治疗的 10个问题

3.药物

如果血糖波动较大,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

减少空腹血糖波动的药物,比如,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

减轻餐后血糖波动的药物,包括:

  • 口服药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瑞格列奈、那格列奈、格列吡嗪、西格列汀、利格列汀、沙格列汀等;

  • 注射类的有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 30、门冬胰岛素 50、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 25R、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 50R、艾塞那肽。

其中,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既能降低餐后高血糖,又能避免下一餐餐前低血糖。

另外,使用胰岛素泵,也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

了解更多糖尿病资讯及健康指导,请加微信号:tangnb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