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的诱因是什么?不想被鼻炎“打扰”,这些保健方法要知道

作者:广州参考 2018-11-14阅读:1020次

立冬已过,一波冷空气正在路上赶来。近期天气干燥,昼夜温差大,街坊们有没有发现身边总能“咳咳咳”和打喷嚏的声音?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永贺教授表示,受气候环境特点影响,岭南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不少,特别是秋冬交替之际,不但“老鼻炎”容易出现不适,没有病根的大人孩子也一样容易中招~

鼻炎的诱因是什么?不想被鼻炎“打扰”,这些保健方法要知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防范感冒和各种鼻炎发作?中招了怎么办?在此之前,小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鼻炎~

什么是鼻炎?

鼻炎是鼻黏膜或黏膜下组织因为病毒感染、病菌感染、刺激物刺激等,导致鼻黏膜或黏膜下组织受损,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鼻炎的症状

1.鼻塞

鼻塞特点为间歇性。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点为交替性。如侧卧时,居下侧之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良好。由于鼻塞,间或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说话呈闭塞性鼻音等症状。

2.多涕

鼻炎的诱因是什么?不想被鼻炎“打扰”,这些保健方法要知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成脓性。脓性多于继发性感染后出现。

3.嗅觉下降

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黏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黏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鼻炎的种类

(1)慢性鼻炎:长期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导致头晕脑胀,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和学习。黏脓性鼻涕常倒流入咽腔,出现咳嗽、多痰。

鼻炎的诱因是什么?不想被鼻炎“打扰”,这些保健方法要知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急性鼻炎:①初期 1~2天。病人常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食欲不振、头痛等。鼻腔及鼻咽部干燥、灼热感,鼻内发痒,频发喷嚏。②急性期 2~5天。原有症状加重。成人体温38度左右,小儿高达39度以上,常因高热出现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抽搐。

(3)药物性鼻炎:长期使用各种伤害鼻黏膜的鼻炎药物或激光、手术,导致鼻腔持续性鼻塞,时常流鼻血。

(4)萎缩性鼻炎:呼吸恶臭、鼻腔分泌物呈块状、管筒状脓痂,不易擤出,用力抠出干痂时,有少量鼻出血。常误以为是感冒的初期鼻炎。

(5)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继发哮喘,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打喷嚏,有打鼾的症状。

诱因:干燥+昼夜温差 多种因素诱发鼻炎

李永贺介绍,近来门诊中出现鼻炎不适症状的患者确实不少,虽然广东的深秋初冬时节算是比较舒服,寒冷干燥程度不及北方,但秋冬交替确实是上呼吸道症状多发的季节,一来鼻黏膜在秋冬干燥的环境下对外界粉尘、宠物毛发等刺激更加敏感,易诱发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二来早晚温差大容易着凉,而“感冒”的流涕症状,本身就是急性鼻炎;同时,人体生病免疫力下降,也会诱发过敏。

警惕:反复感冒要密切观察,避免发展成慢性鼻炎

李永贺说,鼻炎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中一大类为过敏性鼻炎,其发病率达到了10%;另一类是非过敏性鼻炎,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两种。急性鼻炎其实就是普通的病毒性感冒——流清涕到逐渐变成流浓鼻涕,直到痊愈,急性鼻炎在秋天风大、突然降温时容易起病,同时伴有急性咽炎、气管炎乃至鼻窦炎等急性感染,这在小儿中尤为常见。

如果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甲变得肥大增生,鼻黏膜充血,会演变为慢性鼻炎,慢性鼻炎反复发作,长期鼻塞、嗅觉不灵、头痛,对正常的工作生活影响很大。

鼻炎的诱因是什么?不想被鼻炎“打扰”,这些保健方法要知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症用药:遵医嘱 小儿可用生理盐水缓解鼻塞

在发病后对症治疗阶段,一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口服抗组胺和抗白三烯的药物;鼻塞严重的时候可适当使用含激素的鼻腔喷雾剂;对于三到五岁的小儿,要尽量减少用药干预,鼻塞严重时可适度使用高渗性生理盐水喷雾清洗鼻腔。给小孩使用鼻喷雾时,要注意让孩子低头,保证液体从鼻腔进、鼻腔出,避免液体呛进耳道或肺部。

过敏性鼻炎严重且明确过敏原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脱敏治疗,但相关治疗的周期较长,如果严格听从医生指挥,两三年内是可能治愈的。

珠江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明介绍,秋冬交替鼻痒发干、打喷嚏,从中医上讲也是燥邪伤及肺阴,肺气耗损所致。养肺可多食用润肺食材,煲汤、煲粥的时候可以加入天冬、麦冬、石斛、玉竹、百合、桔梗等,对于养阴润燥都很有好处。

鼻炎的保健方法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掉挖鼻孔的坏习惯,擤鼻涕不要两个鼻孔同时用力擤。另外,对于一些强效滴鼻剂要慎重使用,防止对这种药物产生依赖。

2.注意保暖。尤其是在气候无常的季节,可以给自己多备一件外套,每天晚上留意一下天气预报,适时增添衣物,晚上洗澡洗头后,要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后才可入睡,防止感冒,因为感冒会增加患上鼻炎的概率。

3.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通过运动来改善血液循环。注意作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饮食方面避免煎炸、烟酒等不良习惯,从而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整合来源:广州日报、中山六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曾子颖

头图: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