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每天都不想上班怎么办?

作者:消费视野 2017-06-30阅读:1201次

现实是你不想上班,就要被班上,当然要掌握主动权。楼主估计现在就属于被动状态吧。“不想上班”在心理学里面,有一个听起来比较厉害的词,叫工作倦怠(Job Burnout)。

网友:每天都不想上班怎么办?

几十年前,心理学家用倦怠来形容助人行业的从业人员等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产生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在工作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要求过度,从而使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精疲力尽时,倦怠就悄悄产生了。

那是一种难以描述的不开心,没有力气叙述的疲倦,自责和持续透支感。

现在的社会环境中,不仅仅是助人行业才会出现工作倦怠的现象。上班面瘫,下班迷离,常常失眠又不愿起床,工作倦怠就在我们的生活里。

网友:每天都不想上班怎么办?

一个现象出现背后总是有原因,具体来说,可能有几种原因导致了这样的情况:

长期出现工作量过大或者过少、对工作任务的控制感太弱、得不到合适的报酬、没有有效的沟通对象或者渠道、感受到了职场不公平对待、自身价值观和工作要求的不一致等等。如果加班之后是无尽的加班,假期是无缘的幻想,真的很绝望啊。

对个人要求过高,如角色冲突(又做决策又做执行)、角色模糊、有压力事件、过重的工作负担和紧张的工作氛围等等。工作要求过高容易让人感到耗竭,在工作中表现麻木,缺乏同理心,“周五前必须完成那么多事,没时间照顾你的玻璃心。”

工作资源缺乏,也即为了完成工作你可以运用的资源不足,如时间、能力和机会不足等等。就像让你每天跳起来摘果子却没有梯子,资源不足让人难以从耗竭的状态中恢复起来。

不值得,当我们的“投入”远远超过“产出”时,往往容易产生工作倦怠感

不知道楼主是因为什么原因不想上班呢?(别说是因为懒啊......)

但是不管我们想不想上班,只要不是想当啃老族或者走运中彩票,都要硬着头皮上班,而且还不能表现出非常抵抗的情绪。

大多数组织通常要求员工尽量展现正面情绪,而且压抑负面情绪。但我们总会有“坏心情”出现的,为了适应要求而不得不调制情绪时,往往就是压力产生的时候。

如果有用,我也想拿出两根食指,将一字唇戳成微笑,但是这样好像更累了呢。我们天生就是把情绪感受写在脸上的物种,假装(表面表演)会让发泄的通路受阻,反而带来额外的负担,加重了不好的情绪体验,久而久之,累到耗竭。

如果要调节,你可以参考还有一种调节方式,叫深层表演,类似于发自内心的热爱,可以带来积极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人通过调节内心的情绪体验,从而使外在的情绪表现可以满足组织的需求。表面改变情绪会加重我们的倦怠程度,深层的调整情绪体验才可能减缓疲倦。

网友:每天都不想上班怎么办?

总的来说,拥有更多情绪资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应对调节情绪带来的压力,从而降低由于调整情绪带来的工作倦怠。具体的方法包括:

  • “认知重评”等情绪调节技巧,更多可参考:不用找了,史上最全友心人情绪主题文章都在这里

  • 来自领导的支持也可以增加我们的资源,有助于压力应对

  • HR部门组织更多的培训提升员工情绪调节的能力

  • 为员工提供支持性的资源,可能是合理的物质回报或者良好的组织氛围

最后还要问问题主,你是不想继续现在的工作才抵触上班的吗?有没有想要离职?

纽约临床心理学家 Freudenberger 认为倦怠的典型表现之一是有强烈的离职意愿

如果你对这份工作很不满意,早有做不下去的想法,但碍于经济或其他现实因素考量,或担心自己之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不敢轻易辞职……

来自职业生涯发展师卢美妏的建议是:可以积极寻觅新工作,多问问总没错,或是投入学习与进修,寻找下一步的方向。

还可以尝试一种双轨转职的办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步骤一:

花 60% 的时间精力专注把现有工作做好;花 40% 做各种尝试、体验。

参与你平常觉得没心力去的各类型活动,发掘兴趣、找寻自己能够投入热情的方向。

步骤二:

花 40% 的时间精力专注且高效的把现有工作做到过门槛;花 60% 经营新方向。

找到有兴趣的新方向后评估自身状态,开始学习、读书,与该专业的职人、社群互动,在把现有工作做好的前提下开始发展新的专业领域。

在保有稳定工作与收入的状态下,同时探索与经营新方向,等到新的专业领域发展得越来越好、收入能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果断离开现有岗位了!

祝你早日找回“上班”的主动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