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巧用艾灸,治疗肾阳虚

作者:怡享中医 2018-04-23阅读:5264次

肾为五脏六腑之一,藏精化气,为先天之本。肾精、肾气及其分化的肾阴、肾阳在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今社会似乎肾虚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补肾成了热门,也一直受到不少人的关注。尤其是肾阳虚。那肾阳虚是怎么一回事呢?
中医巧用艾灸,治疗肾阳虚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宣散等作用。肾阳虚由肾阳不足,出现因机体失于温煦、气化无权等方面的证候。可分为肾阳虚衰、肾虚水泛两证。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色晄白或黧黑,形寒肢冷,腰膝以下尤甚,腰膝酸软而痛,精神不振,男子阳萎、精冷;女子宫寒不孕,性欲减退,小便清长、夜尿多,或少尿而面浮肿、腰部以下浮肿明显,按之没指、腹部胀满,或见心悸气短,喘咳痰鸣。舌质淡胖,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弱,两尺脉弱尤其明显。

证因分析:多因向来机体阳虚,或年事己高,命门火衰,或是病久伤阳,或是他脏阳气亏虚,而久病及肾,或因房劳过度而伤肾等,以致肾阳亏虚。

肾阳即命火,为一身阳气的根本,有温煦形体、气化水液、促进生殖发育等功能。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形体失其温煦,而寒从内生,气化无权,而水液代谢失常。

命火为下焦之元阳,肾阳不足,故形寒肢冷、腰膝以下明显;
中医巧用艾灸,治疗肾阳虚​命门火衰,不能促进性机能,故性欲减退,男子阳萎,女子寒不孕;

阳气不能气化水液。而水液有向下的趋势。故小便清长,夜尿增多;

阳衰气化无权,亦可表现为不能泌别尿液,则为小便不利而尿少;水液排泄障碍,蓄积体内而泛溢肌胀,故身体浮肿;"水曰润下",水液不得阳气之蒸腾,势必趋下,故腰以下水肿明显。

阳虚水停,中焦气机不畅,故腹胀满闷,是为"水反侮土"水邪泛滥,抑遏心阳,则见心悸气短,是为水气凌心;水聚为痰,痰饮停肺,则为喘咳、痰声漉漉,是为"水寒射肺"。

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弱等,均是肾阳失温,阳虚水停之征,两尺脉候肾,肾阳虚者,故两尺脉更弱。

以上是肾阳虚的临床表现、病因、症状分析,肾阳虚的治疗方法也很多,如中药内服、针灸、推拿、按摩、药膳、食疗等等,下面就讲一讲,有关肾阳虚的艾灸疗法:
中医巧用艾灸,治疗肾阳虚​一、选穴及定位:

关元穴,在下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有培补元气的作用;

中极穴,在下腹部正中线,脐下4寸,有益肾升阳的作用;

肾俞穴,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补肾益气、通的利水的作用;

命门穴、在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有温肾壮益阳的作用;

腰阳关,在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有温阳散寒除湿的作用;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二、操作方法:每天选择以上3~4个穴位,采用温和灸法:即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所选穴位,距离2~3厘米,进行熏烤,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热感宜。一般每穴灸5~15分钟,至皮肤微为度。7天为一疗程。

三、注意事项:1、掌握好时间,防止烫伤;2、对艾过敏者,不宜艾灸;3、阴虚阳亢或有内热者禁用艾灸;4、妊娠期少腹部及腰骶部不宜艾灸;5、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不宜灸;6、其他不宜施灸者禁用艾灸。
中医巧用艾灸,治疗肾阳虚​以上所述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中医师,或中医理疗师;如有不妥,请提出您宝贵的建议。如需了解更多健康知识,请 关注 怡享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