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中医揉腹诀窍,四大功效为您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寻医问药 2017-09-18阅读:1230次

肚脐(中医称神阙穴)本是人的先天供养输布通道,在任脉之上,是唯一通达全身经络的要穴,更是内家拳练习意守的丹田。绝招!跟中医专家学学揉腹4大功效你猜都猜不到 ! 从解剖学来说,肚脐下是腹腔和盆腔,有腹腔丛、肠系膜间丛、腹下丛、盆腔丛等主要神经丛存在,还有最主要的神经节,如腰腔节、主动脉肾节、肠系膜下节,它们支配腹腔和盆腔内所有的脏腑器官和血管。从经络学说上讲,肚脐周围有任脉、带脉、冲脉、阴胱脉、阴维脉、脾、胃、肝、胆、肾等经络输布,这些经络上至头手,下至脚趾,循环往复,维持生命健康运转。所以说肚脐是最敏感、最能发挥疗效的穴位,揉腹养生法也验证了“腹部软如绵,百病不来缠”之说。

学会中医揉腹诀窍,四大功效为您健康保驾护航

揉肚子,专业术语叫摩腹,是一种中医保健的手段,有特定的手法。

中国推拿按摩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按摩科教授、振腹疗法创始人臧福科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人体14条经脉都与腹部有联系,这是腹部按摩能治疗全身多种疾病的基础。

健康人的肚子往往是软而韧的,有些人肚子非常硬。一般有3种情况:

一是肥胖,皮下脂肪厚,这种人需要减肥。

二是女性肚子硬,要考虑妇科问题,临床上很多不孕的女性肚子都很硬,应及时检查。

三是有的人平时没什么不舒服,但就是肚子硬邦邦,可能是脏腑有病,只不过还没有通过症状表现出来,也要加以注意,必要时就医。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副研究员丁丽玲表示,中医学把肚脐及其周围称为“脐腹”,属于脾;肚脐两侧称为“少腹”,属于肝;肚脐以下称为“小腹”,属于肾;肚脐以上称为“脘腹”,属于脾胃。

经常练习不同的摩腹法,能够达到缓解便秘、疏肝理气等功效。

四种按摩手法,功效各不同

挤腹法

“揉法”是用指腹或手掌,紧贴身体某一部位做回动按摩。

动作:

揉脐腹时,两掌相叠,以肚脐为中心,做顺时针按揉

速度要柔缓,用力要均匀。

功效:

可以增加腹腔压力,刺激直肠神经,促进粪便排出,有减轻便秘的功效。

推少腹

推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身体一定部位沿一定方向往返推移的按摩手法。

动作:

推少腹时,两掌从两肋乳根处开始,从上到下推向小腹,掌根用力,反复推摩。

功效:

两胁是肝气容易郁结的地方,经常推摩少腹可疏肝理气,解决情绪问题导致的消化不良。

摩脘腹

“摩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身体一定部位做环形移动的按摩手法。

动作:

摩脘腹时,两掌相叠从胸口开始,向小腹摩运。

然后两掌分开,沿腹股沟向两侧摩运,再沿两肋向上,经乳根到达胸口。按照环形路径,反复几十次。

按摩时,正好可以刺激到中脘穴。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或者肚脐上方4寸的位置。

还可以搭配腹式呼吸一起来做。向上按摩时,顺势吸气;向下按摩时,顺势呼气。呼吸以不憋、不喘为度。

功效:

中脘穴具有健胃消食、疏肝养胃的作用,胃不好的人可常按。

常练习腹式呼吸,会让慢阻肺症状减轻,生活更轻松。

揉腹侧

动作:

第一步,用两手掌大鱼际侧面,沿乳根来回摩擦,速度稍快,大约3次/秒,感觉该区域微微发热为好。

第二步,用手掌在两侧腹部顺时针按揉(如上图),速度要柔缓,约做30次,感到腹部两侧温暖舒适。

第三步,从两胁肋部的上方,斜向下推摩到肚脐下方,推摩30次左右,用力深厚。

功效:

揉搓两肋有助于肝经的气血运行,还能刺激两肋处的大包穴章门穴。大包穴在腋窝下6寸(4横指为3寸),腋中线上;章门穴在侧腹部,第12根肋骨的上方。

揉搓两个穴位有利于健脾理气、舒肝解郁、调和肝胆脾胃等。

揉腹最好一气呵成,中间不要停歇。具体一次揉多长时间,应量力而行,随着功夫的提高,应该是一次揉的时间越来越长。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最好一次不要低于 30分钟,也就是说,少则半小时,多则可以一小时、两小时、四小时。。。一次连续揉腹的时间越长,体会就越深,收获就越大。我自己体会,练这个功法只要精神集中,认真按照“神随手动、不即不离、意注腹中、随动还转”的16字要诀来练,无论练多长时间,都不会有弊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