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以下儿童因此致死竟是疾病的两倍?父母一定不要疏忽

作者:嗨宝宝 2017-10-13阅读:3488次

每名父母都希望宝宝健康快乐成长,其中健康是第一位的,当宝宝生病或表现出发育方面的问题时,父母都十分担忧。

但学前儿童面临的最大危险,既不是疾病也不是营养问题,而是意外伤害。

10岁以下儿童因此致死竟是疾病的两倍?父母一定不要疏忽

据统计,10岁以下儿童因伤害致死的可能性是疾病的两倍。

而在美国,儿童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几率会因意外伤害而需要治疗,其中有17%的儿童会留下终身残疾,还有5000名以上儿童会因此死亡。

为什么儿童在“意外”面前如此脆弱?

事实上,婴儿在出生时会有一些天生反射,保护他们不受意外伤害。

比如,头几个月,婴儿的舌头会自动地将外来的异物向外推,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被称为“挺舌反射”。

再比如,脸向下在水里时的游泳反射,避免跌落的莫洛反射,面对突然噪音时的惊跳反射,但这些保护性反射多数会在12个月后消失,有的更早消失。

10岁以下儿童因此致死竟是疾病的两倍?父母一定不要疏忽

而随着婴儿的不断成长,这种完全依赖于条件反射的机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发育、锻炼和探索,从而使他们更快的成长,以适应更加复杂的外部世界。

成长的婴儿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看护和保护,一方面不能限制他们的探索,这是他们成长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他们受到“意外”伤害。

因为成长中的婴儿眼中的世界仍很陌生,他们既想努力了解这些,同时又由于缺乏能力,如精细动作能力、准确判断能力等,而极易受到意外伤害。

避免“意外”必须纠正观念

事实上,当我们听到“意外”时,似乎“有些事是不可避免的”,但多数儿童的意外伤害事件其实可以避免。

10岁以下儿童因此致死竟是疾病的两倍?父母一定不要疏忽

比如,山东1岁半男童,误将火碱当白糖吃下,而慌乱中的奶奶用水给孩子清洗,导致火碱流到肚子上、腿上加重伤情,造成身体多处灼伤。

如果父母或妈妈平时将可能导致孩子受到伤害的物品,放在他们够不到的地方;如果奶奶有一定常识,而没有用清水来清洗火碱,那么这样的悲剧就可以避免。

然而,生活中却总是有这么多如果,而之所以因缺少如果导致意外发生,实际上是成长默许了这些意外情况的发生。

比如,儿童在没有安全座椅的保护下,极易在车祸中受到伤害甚至死亡,但父母却因侥幸或嫌麻烦而不却避免这样的意外。

10岁以下儿童因此致死竟是疾病的两倍?父母一定不要疏忽

因而,希望宝宝不受到意外伤害,父母就必须付出更多的细心、耐心,特别是面对被称为“可怕的2岁”的宝宝,任何疏忽都可能以悲剧收场。

如何能够预防“意外事故”?

仅仅观念转变还不够,预防“意外”还需要科学的指导。正如,那位用清水冲洗火碱的奶奶一样,如果缺乏常识,又时间紧迫,任何人都可能犯不可挽回的错误。

因而,请记住如下三条原则:

  • 1.尽可能地让安全隐患消失

平时父母就应该养成好的习惯,要把一切可能出现危险的物品,如剪刀、有毒的药品、插座等,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而不仅仅是不容易拿到的地方,比如有些孩子会利用物品凳高拿东西。

10岁以下儿童因此致死竟是疾病的两倍?父母一定不要疏忽

要把楼梯、窗户等装好护栏,不要为此省钱或嫌麻烦,一旦问题出现,影响是终生的。

而对于可能误食的有毒的物品,则建议将急救中心或熟悉的医生的号码贴在显著位置或存入手机中,当宝宝误食一定要先咨询再处置,否则就会像那位用清水冲洗火碱的奶奶一样帮倒忙。

  • 2.不要在安全问题前找借口

即使父母认为把所有危险物品存放起来,也不能有丝毫放松,仍要严密监管孩子。

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特别爱冒险,而自己又缺乏能力,所以父母的严密监管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你不能一刻不离地跟着他,但仍格外留心和注意,特别是在户外环境中,因为这样会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可能在关键时刻避免悲剧发生,这时你会庆幸自己留心而不是平时那样侥幸事故未发生,。

  • 3.越是慌乱越需要小心谨慎

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不如意或突如其来的事,会让父母对孩子的注意力发生转移,而意外伤害常常在这时发生。

10岁以下儿童因此致死竟是疾病的两倍?父母一定不要疏忽

比如,当你正在做饭时,突然来了电话,你在接电话时,孩子却在厨房里转。

父母要知道,作为照料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任何事都没有避免孩子出现危险急,无论是电话,还是客人来访,都可以等一等,而忽视了孩子则会回避风险。

不仅如此,父母特别是妈妈还要留心家里其他人的疏忽,比如老人是否把心脏病药收起来,爸爸是否把热茶放在桌子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