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朋友:寒假来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出炉”了,提醒您,每天让孩子累计运动1小时以上

作者:河南省儿童医院订阅号 2018-02-07阅读:2985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1月31号,国内首部《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发布,“指南”首次提出健康的6-17岁青少年应减少久坐,每天保持一定强度的运动量。

省儿童医院内分泌专家卫海燕:适宜运动有益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

寒假到来,河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门诊爆满,前来就诊的生长发育问题、慢性病孩子真不少。

获知国内首部《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发布,河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卫海燕再三强调:运动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说到,运动一方面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认知发展和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很有益处。孩子经常跑步、跳绳、参加各种球类运动等,通过刺激软骨板、促进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利于孩子身高增长。同时,坚持运动对改善肥胖相关并发症如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等等是非常有用的治疗手段。在生长迟缓、性早熟等治疗过程中,坚持适当的运动可以显著改善终身高。

“需要指出的是,每天单次运动量应控制在半小时到1个小时,过于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并不利于患儿身高增长,同时也容易出现骨关节损伤等,《指南》提倡每日累计运动不少于1小时是科学的。”卫海燕说。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孩子久坐伤身,科学运动有讲究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首次提出健康的6-17岁中国儿童青少年每天身体活动的推荐量:儿童青少年每日应进行至少累计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和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活动。儿童青少年每日屏幕时间应限制在2小时内,并减少持续久坐行为,在课间休息时应进行适当活动。

为什么要动?2009年,一项在上海市2200多名五年级学生中开展的调查结果发现,中等强度和低强度运动的频率均与学业成绩存在正向相关关系,而且其相关性在学习成绩较差的人群中比学习成绩较好的人群更大。2014年,另一项在上海市17000多名小学生中开展的调查发现,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与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独立的正向相关关系,与每天参加1-2小时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的学生相比,活动时间低于1小时的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前者的1.37倍。

来自国际上的证据也越来越多明确身体活动对学业成绩的促进作用,一项综合26项研究数据的分析显示,增加课内外的身体活动措施,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尤其是数学和阅读技能。

《指南》特别指出身体活动对学生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的作用,也希望能够改变公众“身体活动和学业成绩难以两全”的误区,提醒学生和家长,牺牲身体活动时间去争取多1个小时的作业时间,不仅牺牲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其学习成绩并不能起到促进作用。

应该怎么动?注重多样化与有强度。《指南》特别提出运动强度。每日应进行至少累计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和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活动。

身体活动强度通常以代谢当量(MET)作为基本测量单位。1MET为安静坐位休息时的能量消耗率,约定值为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消耗3.5mL氧气。

低强度身体活动:指引起呼吸频率以及心率稍有增加,感觉轻松的身体活动130,强度为1.5—2.9MET。例如,在平坦的地面缓慢地步行,站立时轻度的身体活动(如整理床铺洗碗等),演奏乐器等。

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指需要适度的体力消耗,呼吸比平时较急促,心率也较快,微出汗,但仍然可以轻松说话,例如以正常速度骑自行车、快步走、滑冰等。

高强度身体活动:指需要较多的体力消耗,呼吸比平时明显急促,呼吸深度大幅增加,心率大幅增加,出汗。例如,搬运重物、快速跑步、激烈打球、踢球或快速骑自行车等。

低年级孩子要多运动,跑跳投,多样化运动。高年级孩子要有强度运动。特别建议孩子们进行对骨骼健康有促进作用的,特别是跑跳等运动。

要注意什么?坚持活动外还要减少久坐。《指南》透露,一项对中国上海儿童青少年(5—17岁、53162名)身体活动的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每天久坐行为时间低于2小时的比例仅为11.8%;年级递增的趋势分析发现,影响中国儿童青少年静态生活时间增多的因素,每天的作业时间要远大于屏幕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久坐行为包括非学习性的“屏幕时间”,如看电视、看视频或玩视频游戏等;观看视频过程中长时间的不活动,包括乘坐交通工具。

事实上,久坐行为对健康的危害是独立于身体活动的,也就是说即使达到了每天推荐的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量,如果每天仍有较长时间的久坐行为,依然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在保证每天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时间以外,儿童青少年每日屏幕时间应限制在2小时内,并减少持续久坐行为,在课间休息时应进行适当的活动。

宣传科 赵婷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