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如果孩子受伤了!--致家长的一封信

作者:北京回龙观医院媒体平台 2018-02-27阅读:2685次

关注我们

春节假期结束了,长长的寒假也告一段落,孩子们又迎来了开学季。

关于如何及时发现孩子被“欺负”、如何安抚孩子受伤的心,再次成为家长们关心的话题。

童年时被一些人或事刻意伤害,长大后可能会遗忘,但更多的时候封存于记忆。若不能及时被发现并给予疏导和治疗,这些记忆会成为一种心理创伤,不可控制地投射到你的一生中。

安全感被颠覆或影响一生

幼儿的创伤记忆和负性认知会长期保存

相比成人而言,幼儿的大脑正在不断成长发育中,安全感和认知、理解能力尚未良好形成。经历创伤事件后,幼儿的创伤记忆和负性认知会在大脑海马体(储存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记忆)形成记忆突触连接,并合成新的记忆蛋白,长期保存下来。

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意外事故(如车祸、身体伤残)、丧失(如亲人去世)、家庭因素(如父母离异、父母暴力、虐待和冷漠)、外界伤害(如性侵、残暴行为、校园霸凌、言语攻击)等,都会对儿童心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形成巨大心理创伤。

幼儿园是幼儿离开家接触的第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老师或保育员是幼儿离开父母及亲人照料后,近距离相处的第一批重要人群。几乎每一个幼儿都被父母叮嘱要听老师的话,有事要向老师寻求帮助,所以在幼儿的心中老师就是像父母一样可以信任和依赖的人。

因此老师或相关人员的言语辱骂、身体暴力、冷漠忽视等虐待和欺辱行为,往往会给幼儿内心带来较大的创伤,安全感和信任感会被颠覆,这些甚至可能会影响其一生。

经历创伤事件后,幼儿是有表现的

早期时他们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害怕、紧张、烦躁、哭泣、担忧、恐惧、喊叫等,并且害怕与父母分离,对父母特别依赖;行为上会做噩梦、说梦话,甚至在梦中尖叫,不停地画画,说奇怪的话,重复一些小动作等。有的幼儿还会有攻击性行为;有的因为挥之不去的创伤记忆而不敢靠近某些地方、物品或者接触陌生人;还有的会有退行性行为,比如原来可以自己控制排尿,现在却不能了。

若创伤没有得到合适的处理,幼儿长大后可能会有情绪障碍、行为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人格偏差等心理疾患,长期的应激状态也会使个体出现身体疾病的风险增加。

为什么受虐的孩子常常沉默

我们发现,许多虐待孩子事件都是别人发现的,而不是作为直接受害者的孩子主动告知。为什么遇到这种事情后,孩子很少会主动求助呢?其实,孩子与成人一样,羞于讲述自己的遭遇。

原因是年龄小的孩子正处于“自我中心期”,以为任何事情都是和“我”相关的。所以,他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所遭受的虐待和侵犯是因为自己不好。

孩子的反应与家庭环境有关

有时孩子挨了老师的批评回到家,父母往往没搞清楚缘由就说“老师是在教育你”;孩子在外面遭受伤害,比如学校霸凌、不公平对待等,试图告诉父母,可父母没有理解,甚至指责孩子不听话。因此种种,孩子才会更加认为:都是我的错,还给家里添麻烦。久而久之,孩子会出于害怕,隐忍地关闭自己的内心。

孩子的反应与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程度有关

孩子上幼儿园时,家长不要因为工作忙就减少沟通,应该多跟孩子聊天,询问他在幼儿园的经历,发生的趣事,有没有哭闹,吃了什么,玩了什么等。以此来了解孩子的情绪和生活状态,及时发现不寻常之处。家长长期的不闻不问或淡漠对待,会令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想知道关于自己的事情,因此选择沉默,即便受了委屈和出现奇怪的事情,只会一味忍受。

另外,孩子沉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没有能力完整表达自己的经历,或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自己的经历。家长要多留心孩子的变化,可借助绘画、角色扮演等方法,了解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目睹者亦是二级受害者

我们要留意的,还有另一部分容易被忽略的孩子。他们虽然没有遭受创伤,却目睹了伤害性事件的发生,成为了二级受害者。这些孩子也可能因为安全感和信任感的颠覆,出现一系列负面的情绪或攻击行为。

为孩子创造安全的环境

作为家长,要充分理解这些情绪和行为都是孩子在目睹伤害性事件后内在不良情绪的表达。在此基础上,为孩子创造安全的环境,鼓励其讲出内心感受,了解其需求,进而提供恰当的支持。

需留意以下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受害者还是目睹者,家长都要留意以下情况:孩子可能有头痛、呕吐等身体不适,这通常是他们心理和情绪问题的反应;可能常做噩梦,在睡梦中惊醒;可能会有退行性行为表现,如突然开始吸吮手指、粘人、大小便失禁等;可能容易紧张、害怕、胆小、受到惊吓,不愿意出门,不想接近陌生人,直言“不想去幼儿园”;可能性情突然改变,以前爱说爱笑现在沉默寡言,或者爱发脾气、易怒、冲动、攻击他人;可能对某些物品、行为和场所变得敏感,甚至恐惧和回避。

另外,家长还要观察孩子与幼儿园老师等相关人员的互动。比如,见到对方后好像变了个人,表现得怯懦、恐惧、低着头、生怕对方会注意到自己;当与孩子谈论对方时,孩子拒不回答,或者突然发脾气。

足够被爱才有勇气告诉父母

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依靠和支持,在孩子心理创伤的修复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如何帮助受到创伤的孩子?

第一,家长平时对待孩子要做到多关爱,多交流,多鼓励,多认可,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是安全、信任、亲密的关系,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前面说过,孩子通常认为自己不好才遭受虐待和侵犯,出于害怕和自责不会主动告诉他人。而拥有父母给予的足够爱的孩子是有力量和存在感的,遇到伤害时更有可能告诉父母。

第二,家长学会倾听孩子的陈述,不要轻易评判和否定。日常生活中,孩子可能会试图讲一些自己的遭遇,这时父母要耐心听,不要质疑;不要不当回事、不予理睬;不要指责他们为什么不保护自己;也不要乱了分寸,情绪激动地追问。有的孩子可能不能连贯清楚地讲明自己的经历,断断续续、前言不搭后语,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并予以反馈。

第三,多陪伴、多拥抱、多抚摸,给予孩子安全感。遭受创伤后安全感也会极度缺乏,家长在这段时间要多多守护,陪孩子一起睡觉、吃饭、做游戏等,帮助他们找回安全的感觉。

第四,逐步重建孩子的认知。告诉孩子发生这些事情并不是他们的错,他们非常美好,值得被呵护和关爱。同时,告诉孩子当初没有保护好他们,是因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现在和今后爸爸妈妈一定会好好保护你”。

第五,允许孩子有情绪的发泄和异常行为的出现。在经历创伤后,情绪和行为都是孩子内在创伤的表达,家长要允许他们发发小脾气,而不强求孩子保持镇定;允许孩子出现退行性行为、暴力行为或者回避行为,不指责和批评,也不强行要求他们马上消除这些行为。

最后,就家长本身而言,要保持稳定的情绪,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恐惧、愤怒等情绪和过激行为,避免加重孩子的不良感受和心理负担。发现孩子受到创伤出现异常状况后,家长要主动带其就医,不回避。

心理创伤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除,而有可能愈加严重。针对儿童创伤修复的治疗和支持,需要由专业的心理医生操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由家长来做。

本文转载自《北京日报》

编辑:宣传中心

让我为您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