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责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他若早早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里,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培根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责任感是一种特殊的营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品质,能够帮助孩子成长。在培养一个人的责任感时,家庭教育的力量举足轻重。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越早进行越容易见效,这需要年轻的父母们足够重视并且以身作则。
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尤其是错误的行为
现在的孩子责任心缺失和父母的大包大揽有直接关系,父母事事包办使孩子逐渐失去了责任感。所以,要想让孩子懂得为自己负责,父母一定要大胆放手。同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正常的、在所难免的,家长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但家长要让孩子懂得为结果负责,并且帮助孩子改善和进步。在处理孩子错误时,有的家长简单粗暴,有的家长却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方法得当,让孩子明确知道,这是自己的事,要自己去完成,自己去改进。
从家庭劳动和事务参与开始,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研究发现,常做家务的孩子,自理能力更强,更具有责任感。家务劳动不仅仅让孩子学会了“干活”,更是借此养成了他们的良好生活习惯,树立起他们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的意识。另外收拾屋子、洗衣服、做饭等,还能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
对大一些的孩子,家长还应有意识地让他们参与到家庭事务中,让孩子全面了解家庭消费结构,如何用有限的金钱,规划、分配、安排家庭生活,使孩子从小具有消费意识和理财能力,可培养孩子财商,也为他们打下计划、谋略的基础。更主要的是,孩子在参与家庭事务中能感悟到自己与家庭的兴衰荣辱有关,从而在心里构建起负责任的意识。
从关注社会点滴事情做起,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心
有一个家长跟我聊过一个小故事,让我很感动。在一个下雨天,他和一年级的孩子过马路。当看到马路上有个井盖松动了,这位父亲把孩子送过马路,让儿子站在路边等,自己又回到路中央,把那个井盖给盖严实后再带儿子离开。这位父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孩子一个人要对社会有责任心。
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都十分注意教育引导孩子,比如,遵守交通规则、给老人让座、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不在公共场所喧哗吵闹,等等。通过这些“润物无声”的小事,家长就能帮助孩子树立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孩子也从这些点点滴滴中,明白了遵纪守法讲公德、互帮互助讲文明才有利于社会和谐和自我生存发展。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能感受到被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被赞赏和感激的快乐,自然也就体验到自身的价值,进而促进不断提高和增强责任感。
(赵建军)
@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