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清晨,小乐(化名)起床后吵着身体不舒服,觉得头晕、恶心、想吐,小乐妈妈紧忙将小乐送到医院。但到医院检查头部,竟然发现头部有出血情况,医生立即抢救,但不幸的是小乐还是离开了。
小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会突然脑出血死亡?
小乐妈妈跪地痛哭,说:“都是我的错,不该让你玩游戏啊……”
医生有些好奇孩子和母亲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待小乐妈妈情绪稳定后,两人交流:
小乐,10岁,上小学四年级,放学后紧忙写完作业,之后玩手机游戏:消消乐。每次小乐玩游戏都会超过妈妈规定的时间,玩时间长了小乐就闹头晕、恶心。
前两天,小乐放些后,没有写作业,而是和几个同学一起玩游戏,妈妈心想孩子玩会就玩会吧,可谁知,孩子们玩得太投入了。后来小乐妈妈有些生气,就习惯性一个动作打了小乐的后脑勺,打得疼了,自然就不玩了。
医生听到这里,问小乐妈妈:“平时经常打孩子吗?”
小乐妈妈说:“不是,有时候他太气人了,会随手打两下。”
医生心里很明白,解释说:“打孩子如果打脑袋,很可能会‘寸劲’打打到要害。有些孩子自身脑内有些病变,比如脑血管变形等,再加上家长的‘雪上加霜’,可能会导致孩子脑内血管破裂,虽然这不是直接原因,但是个诱因。”
小乐妈妈知道后,更加伤心了,非常后悔自己“习惯性动作”,孩子毕竟是孩子,是人都会犯错误,何况一个孩子呢,怎么就不能好好沟通呢!
现实生活中,很多妈妈或奶奶(带孩子)总会由于孩子的事情而发脾气,一气之下就会对孩子动手,打两下很正常的事。其实,动手打孩子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
医生提醒:孩子这几处不能随便打,否则很可能会将孩子打坏了,做家长的一定要知道。
第一处:脸
脸,就是面子。其实,孩子也是有自尊的,若打孩子的脸,就会伤到他的自尊,虽然孩子不懂表达,但已经对他的心理有了影响。所以不要打孩子的脸。
第二处,后脑勺
虽然脑袋有骨头“保护”,但大脑内的动脉和毛细血管发育也不够完善。若打了孩子的后脑勺,可能会造成颅内血管破裂。大脑是人的“最高司令部”还有很多神经细胞,若大脑受到损伤很难治愈,尤其是孩子。
第三处:臀部
虽然臀部肉厚,但孩子的脊髓和脊柱发育不健全,若打孩子臀部,稍不留神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脊椎,严重可能会导致半身不遂。
第四处:耳朵、太阳穴位置
耳朵和太阳穴离着很近,且耳膜是一层半透明的薄膜,一旦受到猛烈外力作用,很可能导致鼓膜破裂。
孩子的教育,不是非打不可,通过耐心的交流,好好沟通,还是能很好的与孩子形成一种关系。
据今年两会中,提出了:孩子玩手机是因为孤独。据相关报告显示,去年我国游戏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
现在有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有专家说:如果不让孩子玩游戏,能让他干嘛?现在很多家长恨不得自己在玩手机、看电视剧、打麻将等,孩子天天在那里学习,这个现实吗?
“有报道,去年6月,一名13岁学生因玩‘王者农药’被父亲没收手机后,愤怒从四楼跳下。”
其实,正确引导孩子,做父母应从自我做起,不仅仅是自觉方面,还要及时给孩子补充身体营养。
医生建议:孩子正是身体成长发育期,补充身体营养有助于健康发育。
一:补充α-亚麻酸,促进孩子记忆和大脑发育
现代研究发现,α-亚麻酸是人体必须不饱和脂肪酸,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医学研究表明,α-亚麻酸是“脑黄金”DHA的基础物质,是儿童大脑、视力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
α-亚麻酸在体内可以通过人体的代谢活动转化为脑黄金DHA。
研究发现,苏子油含α-亚麻酸含量很高,可达67%作用,被称为“陆地上的深海鱼”。而DHA不耐高热,建议补充DHA时,最好选择清蒸或与酸奶一起食用,不建议清炒时食用,但可淋在出锅的菜上。
二:补充优质蛋白,促进身体新组织合成
建议孩子蛋白质摄入在1.8-2.4g/kg,一方面满足体内营养需求,合成更多肌肉等;另一方面可提高孩子的身体免疫力,少生病。
三:补充矿物质营养,促进孩子生长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如果食物中钙补充不足,会促使孩子患软骨病,导致长不高。建议平时多吃些含钙丰富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等。
锌:缺乏最常见表现为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不振,长期缺乏会导致生长落后、免疫功能降低、还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辅食中,多给宝宝吃含锌丰富的食物,比如苹果。
铁:是造血所需的微量元素,如果孩子缺少铁元素时,会出现轻则头晕,重则贫血的情况。补铁多吃些西红柿、油菜、桃子等。
四:补充维生素营养
维生素C:它是一种水溶性营养素。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孩子抵抗力下降,易感冒等,还会导致孩子牙龈出血,发育欠佳。建议给孩子多补充些猕猴桃、橙子、橘子、柠檬等水果。
维生素D:它能促进钙的吸收,具有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作用,预防佝偻病、软骨病。经常晒晒太阳,皮肤在阳关紫外线的作用下能合成维生素D3,促使钙的吸收。
温馨提醒:避免让孩子玩手机,父母要以身作则
俗话说:看孩子,就知道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包括言行举止,还有很多生活习惯、为人处世方式等。
孩子在出生前不知道什么是“手机”,但因父母总在一旁玩,而忽略孩子,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很容易被吸引,然后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这里划一划,哪里按一按,慢慢的孩子就会了。
所以,想要孩子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父母要带个好的榜样,以身作则。而不是下班后,父母们玩手机,冷落孩子。
本文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