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孩子在出生后四个月能自主地发出声音,六七个月能咿咿呀呀地和人「说话」,十二个月左右即能讲叠字。但现代的孩子说话都晚了, 为什么?
如果孩子出生时是个健康的宝宝,那么可能原因有以下几种:
1、能量不足
孩子出生后身体需要两种营养, 一是长身体的食物性营养,一是促进神经系统发展的营养---感觉刺激。这两种营养的任一个不足都会造成孩子能量不足, 而引起能力发展的滞后。以语言发展为例,能量不足的孩子会无力关注周遭的感觉信息,或者无力对这些信息做出反应,所以即使周边常常有人和他说话,宝宝的大脑接收到的比例是相当低的,因此影响孩子对语言做出回应的能力;另一种情况则是宝宝因为能量不足,没有意愿或力气做回应,更别说是积极主动地表达了。
2、口腔触觉不足
孩子出生后三到五个月常会出现吃手、拿到东西就往嘴里送的行为,一般家长若不明白这是生命本能的一种发展现象,不但不主动提供更安全丰富的口腔刺激给孩子,反而禁止孩子这种行为时,孩子在未来成长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口水收得慢、说话说得晚、咬字不清和偏食挑食的现象。幼儿开始添加辅食时,家长一味地提供过于精细或流质食物,没有随着孩子身体发育而改变食物的粗细度,这也会造成上述相同的影响。
3、听觉刺激不足或不当
幼儿听觉器官比较脆弱,所居住的环境中若存在高分贝噪音或家中有人老是大嗓门讲话、关门或看电视音量特别大,孩子的身体会启动保护机制,主动屏蔽令他不舒服的声音,造成语言输入材料少,而影响孩子语言输出的表现。另一种情况是听觉刺激不足,孩子常常处于安静的环境中,家中主要带养人沉默寡言,或鲜少外出与人互动交流,同样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进度。
4、语言概念不足
一般正常发展的幼儿在两岁左右语言发展会非常快速,孩子会很爱讲话,对于新语词的吸收和应用也非常快,所以常有孩子才两三岁,讲起话来像个小大人。然而这样的正常发展情况需要前期足量的语言概念输入,否则会有几种情况产生:
a、和人对谈常出现词不达意或答非所问;
b、答人问话时似懂非懂;
c、年纪渐长,语言能力却没有进步;
d、逃避与人交谈的场合;
e、语言能力停留在一岁左右的叠字或简单词语阶段。
造成语言概念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家人在孩子开始会讲话之后,就忽略要继续发展孩子的语言概念(例如具体可见、可碰触或操作的名词或动词),转而和孩子都说含有二三个概念以上的长句子,导致幼儿语言理解困难,自然影响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
5、家长代劳过多
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模式,平时孩子只要动动他的小手指、嗯一声,什么事就全由家人包办到位,孩子当然不需要开口说话,自然语言发展就滞后了。
6、感觉统合中度以上失调
人体像是一部相当复杂的机器,所有的行为反应都是依靠整体完整条件的支持才能正常表现。感觉统合是人体运作和发展的本能,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感统失调即会影响各项能力的发展。以语言发展为例,前庭觉发展不足容易影响语言信息的传递、过滤、理解和判断,甚至影响调动发音器官运作的脑功能,而使幼儿无法顺利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触觉发展不足容易造成能量不足,或是造成神经冲动,而神经冲动时,孩子就显得急躁、生气、语塞,根本说不出话来,久了就习惯不说话而只哭闹;本体觉不足的孩子常常语无伦次,缺乏组织性和条理性。
幼儿如果语言发展滞后,将以上几种原因一一对照查找,把该弥补给孩子的感觉刺激有针对性地足量弥补给他,在六岁之前,孩子的语言能力都会快速发展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家长对维护促进良好语言能力发展的成长环境的坚持毅力和谨慎觉性。
孩子的成长不能重来,所以这件事不能有做就好,是务必做好!而这个阶段正常发展的孩子带起来都会特别费力,因为孩子总是精力丰沛,对任何事物都兴致高昂,这是家长无法达到的状态,所以扮演好孩子成长环境的主要因素,对于父母而言,是件费心费力的事,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状态和正确的观念支撑。希望藉由惠心千爱智慧的连结,大家能够相互鼓励和支持,一起做孩子们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