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姗,北京和睦家医院皮肤科主任,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
每年的7月8日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到了夏季,终于摆脱了春季过敏季了,花粉和柳絮不再困扰家长,很多爸爸妈妈们欢欣鼓舞,但是怎么还是有过敏的情况存在呢?随着暑假的到来,外出游玩增多,儿童过敏也总存在以下几种常见情况,快跟随我们一起来学习预防下吧!
(图片来自网络)
一、昆虫叮咬或接触后的过敏
夏季有些小儿被蚊子叮咬以后,皮肤反应特别严重,有的甚至成为大水疱。水疱破溃后还会疼痛,继发感染化脓,然后留下难看的痕迹,持续1个月以上,或者全身都起小包包,宝宝痒得睡不着觉,真是急死了父母。
(图片来自网络)
各种昆虫叮咬皮肤后都可以发生过敏反应,不仅仅是蚊子,蟑螂、蚂蚁、臭虫、跳蚤、小咬、蠓、蚋、蜘蛛、蜂类、螨虫等都可以。还有一些是松毛虫或者洋辣子等虫体刚毛掉到皮肤上,产生的皮肤瘙痒、发红或者刺痛情况。
(图片来自网络)
叮咬后一定要及时冷敷,冷水、冷肥皂水或冷苏打水都可以,20分钟左右,然后涂抹炉甘石洗剂,再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激素药膏、抗生素药膏或者口服抗过敏药等。若是蜂类叮咬或者怀疑毛虫刚毛引起的,还需首先用胶带反复粘取可疑留下的口器或刚毛,再治疗。
避免昆虫叮咬的主要方法是隔离,避开昆虫密集活动的地点和时间,蚊香和蚊帐是主要方法,大蒲扇扇风也是不错的选择,长衣长裤遮盖,家中有虫则杀虫处理。一些偏方秘方则不可取。严重时及时就医,尤其是蜂类蛰伤较重情况。
(图片来自网络)
二、农药过敏或中毒
夏季蚊虫肆虐,郊游去农家院或森林,都要注意是否有撒过农药,包括小区草坪和树上掉落的溶液,注意观察警告标识。
农药接触皮肤后,会产生发红、刺痛、水肿或者水疱等情况,严重者甚至有中毒或者过敏性休克。
农药接触皮肤后,要大量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然后涂抹炉甘石洗剂。并酌情应用激素药膏或者口服抗过敏药物。严重反应要及时就医抢救。
(图片来自网络)
三、日光过敏
小儿多为日晒伤,但是大孩子有时可见日光性皮炎,对紫外线或日光产生的皮肤过敏反应,在前胸、手臂外侧或者足背等日光照射部位出现红色瘙痒性丘疹或红斑,日晒后出现或加重,数天后自行消失,反复日晒则皮损可以长期存在。
日光过敏治疗简单,按照一般过敏处理即可,但是最重要的是预防日晒,因此对于家长来说,不让孩子在日光下尽情玩耍,需要极高的情商,平心静气地处理。而对于一些日光照射后会加重的皮肤疾病如红斑狼疮、着色性干皮病等,避免日晒可以挽救生命,防晒则是重中之重了。
(图片来自网络)
四、各种环境接触物的接触过敏
夏季儿童外出游玩增多,接触物也增多,如游泳池消毒剂、彩绘贴的染料、喷泉的水、外伤后用的创可贴、金属小饰品等等,都有明显的接触史,并且可能出现红斑、水疱、瘙痒等,停止接触过敏原,并按照过敏原则处理即可。
(图片来自网络)
五、食物过敏
暑期外出游玩增多,外出就餐也随之增多,且各种“地方特色”的食品,孩子们可能以前并没有接触过,因此会诱发一些过敏反应,除了腹泻等情况,多数在食用后3-7天发生皮疹。以瘙痒、红斑等症状为主。
家长们在点餐时还需注意选择一些常用食物,不要一股脑的全都是“特色食品”,以免发生过敏,却不易寻找可疑过敏原。
(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以上的可能原因,还有一些是春季过敏延续的过敏,或者少见的情况,都需要根据皮损表现和病史的详细回顾,或者需要一些过敏相关的检查确诊。重要的是及时就医,控制病情,寻找线索,避免再次接触。
编辑: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