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菲,女孩,5岁,自出生至今一直患有慢性腹泻,每日大便次数约3~8次,经常伴有腹痛,久治不愈。
◆ 丁丁,男孩,4岁,从半岁起,头部、面部、四肢开始出现湿疹,每次用药后都有缓解,但停药即复发,3年来反复发作。
◆ 思阳,男孩,8岁,5岁起患上哮喘,多方诊治不见好转。
……
你的孩子有类似症状吗?如果有,那么你是否了解这种状况很可能是由于“食物不耐受”所导致的呢?
许多妈妈对于“食物过敏”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说到“食物不耐受”,妈妈们的脑海里可能会出现一个大写的问号——什么是“食物不耐受”?今天小编就来帮妈妈们简单区分下儿童“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的区别。
何为“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疾病,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产生的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主要是由于人体缺乏某种消化酶或消化酶活性很差,使得人体不能充分消化食物大分子所导致的。
打个比方,当我们食用某些不耐受食物后,这些食物无法被完全消化吸收,而这些未被完全消化吸收掉的大分子就被我们的免疫系统当作敌人,并产生一种IgG特异性抗体。长期食用不耐受食物,抗体在体内不断蓄积,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器官组织,人体就会出现不适,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慢性症状,也可能引起免疫系统整体功能下降。
1、“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的区别
【食物过敏】大部分人对“食物过敏“都比较了解,因为发病快,而且症状明显,几乎是“立竿见影”,并且来势汹汹。
比如,有的人吃了芒果后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会嘴唇发肿,有的人吃了榛子会马上起皮疹……由于发病快,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刚吃的食物,所以更容易发现自己对哪些食物过敏,而尽量注意避免食用。
【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则不同,它的发作时间相对较长,一般是在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之后,而且症状非常轻微,几乎没有感觉,往往是要经过日积月累才导致一些慢性病症的出现。
而当人们患上了某些慢性疾病,很少会想到是和自己所吃的某些食物有关。所以食物的不耐受有很强的隐匿性,人们很难发现自己对哪些食物不耐受。而且很多人可能会同时对几种食物存在不耐受现象,这样就更不易察觉。
2、为什么儿童容易患上食物不耐受?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父母具有过敏史,孩子患食物不耐受的风险很高。
内在童的因素:儿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对摄入的食物分子 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当身体对这些异体蛋白反应过度时就表 现为食物不耐受症状。
外界因素:环境污染、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滥用药物、过度洁癖、非母 乳喂养、婴儿期过早添加辅食、早产都可能导致或加重临床症状。
3、儿童食物不耐受的临床表现
消化症状:儿童呕吐、慢性腹泻、便秘、胃食管反流等。
皮肤症状:儿童湿疹、慢性荨麻疹。
呼吸症状:儿童过敏性鼻炎、慢性哮喘。
精神症状:儿童孤独症、注意力不集中。
4、哪些食物会是儿童“不耐受”的呢?
引起不耐受现象的食物很多,且往往因人而异。比较常见的有奶及奶制品、鸡蛋、鱼虾蟹贝类、花生、芝麻、豆类、小麦、某些水果,以及含酒精(乙醇)、花粉的饮料和食品等。
调查显示,儿童群体中食物不耐受以鸡蛋、牛奶为主,其次为水产海鲜。
5、给家长的建议
◆ 饮食多样化
合理营养有利于婴幼儿体内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因此家长为孩子准备食物的时候,切记“多样、适量、平衡”的原则。这样既可以避免由于过量食用某种食物而引起的不耐受反应,也能保证孩子获得均衡的营养,有利于其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 注意看标签
家长在购买食物的时候,应注意查看食品成分标签,来判断其中是否含有孩子不耐受的食物成分。例如几乎所有的巧克力都注明了“含有微量果仁成分”,因此,即使孩子对巧克力是耐受的,但如果他对榛子不耐受,就应尽量避免食用。类似的含有多种成分的食物还有很多,如蛋糕、饼干等,因此家长在为孩子选择食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查看成分标签。
◆ 选对替代品
由于需要忌食,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某些营养素,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成分类似的食物作为替代品。如可以选择薏米、糙米、小扁豆、谷子、荞麦等,作为大米或小麦等不耐受的替代品;可以选择羊奶或豆浆作为牛奶不耐受的替代品,以此保证儿童获得足够的营养。
编辑:刘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