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肿瘤资讯编辑部来源:肿瘤资讯
2017年8月25-27日,第三届全国肿瘤外科腔镜技术高峰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抗癌协会、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微创专委会腔镜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微创及内镜专委会主办。会议以结直肠肿瘤外科腔镜技术规范及精准应用为主题,聚焦近年国内外各领域肿瘤腔镜外科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新进展。【肿瘤资讯】特邀本次大会主席蔡三军教授分享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蔡三军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 主任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大肠癌多学科协作组首席专家
复旦大学大肠癌诊治中心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原主任委员
中国 CSCO 肿瘤营养协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协作中心常委
肿瘤资讯:近几年,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如何,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有何差别?
蔡三军教授:大肠癌是发病率非常高的一个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排名第三位,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疾病。我国大肠癌的发病情况如何呢?随着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的明显提高,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过去蔬菜为主,现在以荤菜为主的,向西方饮食靠近的非常快。另外,随着我们医疗检测设备的发展,使得大肠癌诊断出来的机会越来越多。基本上来讲,近30年来,不同的地区以3%-4%的速度迅速的发展着。上海在2003年时,大肠癌就发展成为第二位的恶性肿瘤。现在大多数省会级城市,大肠癌基本上是排名第二、第三位的肿瘤。大肠癌的粗发病率,1962年时,上海是8.7/100000,但到2012年,已经达到56/100000。增长了很多倍。当然,全国的粗发病率,也不是相似的,比如北京的大肠癌粗发病率和广州的粗发病率都是在36-37/100000,跟上海还有很大的差别。大肠癌发病率和地区的关系,还值得我们做更多的研究。在欧美发达国家,大肠癌曾经的发病率是很高的,比如说美国最高的时候,在80年代,达到66/100000,但是这些年来,它的初发病率迅速下降,连续30年以3%的速度下降,从最高的66/100000,降到39/100000,下降40%多,这是非常可喜的。我们国家,能不能从高发,转变为像美国一样的连续下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连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就是要改善我们的个人行为,比如我们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锻炼,体重控制,这都是相关的,值得我们做更多的工作。更重要的就是筛查,筛查大概可以减少大肠癌53%发病率。在上海,由于我们的一些研究,上海市已经开始了适龄人群的筛查,目标人群400多万,现在已经筛了300多万,筛查出来的I期病例是非常高的,而且治疗效果也会很好。目前,在广州、北京、浙江、大连也开展了筛查,这些可能为大肠癌带来很大的变化。 第二,关于我们的治疗现状。在2005年WHO的报道,北美大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是62%,我们是32%,差了近一半。但2014年时,文献报道告诉我们,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对生存率是64-65%,中国达到54%,仅相差10%,我觉得进步是非常大的。客观的讲,我们在临床上也看到这种进步。这些年来,我们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的几个肠癌相关的委员会做了大量的规范性和多学科的宣讲,使大多数的县级以上的医生都知道肠癌的规范治疗。规范治疗,规范诊断,多学科治疗,这样当然能够治的更好一些。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好,但是差距还是有的,值得我们做更多的努力。
肿瘤资讯:外科腔镜治疗在结直肠癌的全程诊治中目前处于什么地位?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蔡三军教授:这次大会是一个腔镜平台的会议,我们医院,肿瘤医院,过去都是开腹手术,开胸手术,对于微创是存在一点偏见的,总觉得要切的规范,切的范围要大。曾经在我刚工作的时候,如果你去做一个小切口来进行肠癌或者胃癌的手术,可能马上就淘汰你了,因为你连肿瘤的基本概念都没有。但现在,更小的创伤切口,也能达到同样的根治程度,通过腹腔镜也同样可以完成根治术。这些年来,腹腔镜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如结肠癌的腹腔镜治疗,已经得到了肯定,可以达到和开腹相同的结果。直肠癌的部分研究认为是相同的,但是还是有一部分认为腹腔镜切除的根治程度和手术的满意度还是不够的,所以直肠癌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但我个人认为,我们开腹手术、腔镜手术和达芬奇手术,都是外科手段的一种。每一种手段都有适应的范围。就像我们开发了好的导弹,我照样还是需要手枪、步枪、冲锋枪、火箭筒。不是有了导弹,什么都用导弹打,不是你有了机枪就包办了,所以每一个病人有它合适的手段。同时,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全程治疗里,外科是全程治疗中治疗部分的一部分。全程治疗包括预防、诊断、治疗计划、治疗、随访和社会心理关爱这样饿一条线叫全程管理,在这6个部分里的治疗部分,外科是最重要的部分。在外科治疗里,腹腔镜是一个治疗手段,是可以被我们选择的一种手段。对于过分强调腔镜,强调技术,我觉得还是强调理念会更好,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Ruby版权声明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