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投稿
癌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传染,皮肤,口腔,上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癌症在肿瘤破损后,疾病组织液体可以到达体外通过粘膜或餐具经饮食进入人体传播给他人。自身免疫疾病也可以经一定途径传播给其他个体。
图1.自身免疫疱疹样皮炎
用针刺自身免疫疾病斑秃的组织,再刺其他组织,可以把疾病转移给其他组织。研究人员用手触摸自身免疫疱疹样皮炎组织液体,然后接触自己的粘膜,半年后腹部皮肤出现皮炎,证明这种自身免疫皮肤病是传染病。使用癌症组织液体污染的餐具,两年后在呼吸道的有炎症的组织发生癌症病变,迄今携带癌症已经超过二十年。经过反复实验,发现熬夜,焦虑,抑郁和甲醛等危险因素导致免疫系统活性下降,损伤抵御癌症病原体感染的能力。剧烈活动和挤压癌症的疾病组织,能导致癌症病原体立刻经血管扩散并在几小时内引起新转移组织的炎症,但转移的病原体能否导致继发性肿瘤与新感染组织的微环境有关,这种微环境是免疫缺陷。炎症组织产生的氧自由基损伤抗体和细胞膜,造成局部免疫缺陷。幽门螺杆菌,HPV病毒和EB病毒通过持续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产生氧自由基,吸烟,致癌化合物,PM2.5颗粒物,甲醛增加氧化物或本身就是氧化物造成免疫缺陷。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与结核病一样,不同癌症是单一病原体引起。慢性病具有很长的潜伏期,有的患者癌症潜伏期可以长达30年以上,心脑血管病会更长,这取决于体内是否有炎症和氧自由基造成的免疫缺陷。危险因素增加氧化物,诱发包括癌症的慢性病并增加传染发生机率,漫长潜伏期掩盖了这些疾病的传播。这些疾病相同的发生条件和发展过程并产生新蛋白质和个体间转移,显示一类过去没检测到的致病微生物-分子病原体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
分子病原体是外源核酸片段,比最小的內源非编码RNA小一个数量级以上,复合的动物实验可以证明这类微生物在慢性病发展中存在。分子病原体是超过八十种慢性病的病原体,也与数千种罕见基因缺陷和遗传疾病有关,分子病原体感染人体系统几乎所有类型细胞的基因。发现分子病原体显示人类疾病都是由不同的致病微生物造成。它们在不同层次以不同方式引起疾病,原虫引起疟疾和血吸虫病,细菌引起结核病和痢疾,病毒引起乙型肝炎和疱疹,分子病原体引起各种慢性病。致病微生物的毒性与疾病发展速度呈正关系。病原体毒性和感染力的差别决定它们致病机制不同,原虫和细菌直接感染和破坏组织导致疾病。病毒通过持续感染引起炎症疾病,分子病原体的毒性和感染力很小,需要氧化物造成的免疫缺陷条件感染细胞基因并与之杂交,合成新的有毒的蛋白质而造成疾病,因此疾病发展过程缓慢。分子病原体感染引起免疫反应的细胞和分子变化是从属的次生变化,以这些变化为靶向的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发展,但不能治愈并且产生耐药。当治疗目标物不明确时,有的治疗方法互相排斥甚至抵消,使治疗复杂化并增加副作用。基因变异是分子病原体感染细胞基因并与之杂交的结果,是慢性病发展的一个步骤,基因变异合成新的蛋白质,在不同疾病表现为白癜风的牛奶色蛋白,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肪蛋白,奥尔兹海默病的淀粉样蛋白,白内障的白蛋白,并生长扩大和向远处组织转移。这些疾病变异基因里隐藏着与基因杂交的分子病原体,基因测序和剪切技术难以检测到这类病原体。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显示癌症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母婴传播,这揭示那些看似遗传的慢性病和基因缺陷疾病可以母婴传播。牛满江和协和医学院的薛社普教授从1960年开始研究肿瘤核酸与癌症的关系。牛满江认为癌症和糖尿病是外来基因(外来核酸)引起。薛社普也认为在慢性病中存在一类过去没有检测到的致病微生物-分子病原体。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Zabludowicz自身免疫疾病中心主任,Elsevier自身免疫期刊主编Yehuda Shoenfeld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传染病,支持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传染的发现。
目前对免疫系统如何抵御分子病原体感染的机制了解有限。具有免疫缺陷的Scid小鼠不具有人体慢性炎症组织所具有的免疫缺陷。在体内做出类似溃疡的慢性炎症,可以重复癌症传染的实验。造成癌症转移的不是癌细胞,而是细胞和疾病液体中游离的分子病原体。基因突变是癌症研究的陷阱。已知的幽门罗杆菌,EB病毒和HPV病毒都可以诱发多种疾病。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引起慢性炎症,产生氧自由基诱发癌症,青光眼,心血管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EB病毒和HPV病毒具有相同增加氧自由基的作用,它们是分子病原体造成慢性病的帮凶。
癌症是一种传染病,各种类型癌细胞是癌症在不同组织的细胞表现形式,药物如果有效,癌症可以一到两周时间治愈。
参考文献
[1] 分子病原体以氧化物媒介制造慢性病。医学综述。2017;23(4)639-644。
[2] Lacour F,Lacour J,Harel J,et al.Transplantable malignant tumors in mice induced by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ribonucleic acid extracted from human and mouse tumors[J].J Natl Cancer Inst,1960,24:301-327. PMID:14413337
[3] Niu M.C. Effects of ribonucleic acid on mouse ascites cells. Science, 1960, 131: 1321.
[4] DeCarvalho S,Rand HG.Comparative effects of liver and tumor ribonucleic acids on the normal liver and the Novikoff hepatoma cells of the rat. Nature,1961,189:815-817.PMID:13721076
[5] 薛社普. 核酸对细胞分化的作用. 核酸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 1964: 261-293.
[6] Holbro A,Abinum M,Daikeler T.Management of autoimmune diseases after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Br J Haematol,2012, 157(3):281-290. PMID: 22360687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微信公众号:中国生物技术网回复关键词“热点”可阅读热点专题文章,包括“施一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热文TOP15(统计周期:2017.2.1-2017.12.20)
直接点击文字即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