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癌症的治疗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继传统的三种治疗方法(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又一新的治疗方法——肿瘤靶向治疗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多年过去了,肿瘤靶向治疗发展日新月异,给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了“重生”。
什么是肿瘤靶向治疗呢,举个例子来说(如下图),细胞表面存在很多蛋白质。如果我们发现一个蛋白分子A,它在正常细胞表达的特别少,或者几乎不表达,而在肿瘤细胞表面过量表达,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A分子是肿瘤特异性分子,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该分子设计药物,实现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这就是肿瘤靶向治疗。肿瘤靶向药物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很好的区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提高药效,减小副作用。
回顾肿瘤靶向治疗的发展,每一个靶向药物的问世,都给肿瘤的治疗带来一场革命。 1997年,利妥昔单抗问世,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正式拉开了肿瘤靶向治疗的序幕。2001年上市的第一个小分子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开创了以酪氨酸激酶为靶点药物的先河。2003年上市的小分子药物 Iressa,给肺癌的治疗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2004年上市的贝伐单抗(Bevacizumab),用于结肠癌的治疗,它的出现使抑制肿瘤新生血管成为可能。
从以上代表性的药物,我们不难发现,目前肿瘤靶向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以单克隆抗体药物为代表的生物药物,另一类是以小分子抑制剂为代表的化学药物。这两类药物在应用过程中各有千秋。抗体药物的肿瘤特异性会更好一些,但是给药方式比较局限,吸收和代谢稳定性也有待提高。小分子抑制剂呢,特异性可能没有抗体药物那么高,但是可以口服给药,吸收也较好,患者更容易接受。
截至目前,美国FDA共批准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约40余种,其中白血病、肺癌的靶向药居多;然而已获中国CFDA批准的靶向药物较少,仅10余种。而应用于白血病和肺癌的靶向药物中,有部分药物已经成为该疾病的一线用药,疗效和传统治疗无异。
既然靶向药物有这么明确的疗效,是不是肿瘤患者都可以进行靶向药物的治疗呢?其实不然,患者能不能用、具体怎么用,还要因人而异。不是每个人都能用靶向药物治病,要通过基因检测的方式首先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靶基因突变,实际上在临床上,能够用于靶向药物的患者目前还是少数。确定存在基因突变的患者具体如何使用,还取决于患者的疾病分期,即进展情况,这就需要根据指南和患者的自身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患者可能可以直接单纯进行靶向药物的治疗,有的患者则可能需要靶向药物和化疗、放疗联合治疗等等。
综上所述,作为癌症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肿瘤靶向治疗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然而我们也不能将其“神话”。一方面是因为靶向药物也仅仅是肿瘤治疗的其中一种手段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及今后即将会出现更多更好的肿瘤治疗方法也是我们对付肿瘤有效的武器。武器越多,我们的选择余地就越大,就越有可能消灭癌症,因此不能以偏概全;另一方面,靶向治疗发展到今天,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实体瘤靶点不明确的问题,单一靶点和多靶点如何选择的问题,以及靶向治疗后耐药的问题等等,也都等待我们今后去克服和解决。因此,还是应该客观地看待肿瘤的靶向治疗。
MORE Health爱医传递是一家总部设立于美国硅谷的专注危重疾病的医疗服务机构,公司自主开发的国际专家联合会诊平台得到FDA认证,严格遵守美国HIPAA医疗信息安全法案。依托美国顶级医生资源,致力于为中美用户提供最权威的医疗服务。
未来MORE Health爱医传递将更加聚焦中国,携手中美两国顶级医生,以更好的的治疗效果为最终目标,帮助更多中国患者获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