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开设垂体联合门诊 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 2017-08-16阅读:2696次

近期,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联合内分泌科于每周二下午推出垂体腺瘤患者联合门诊,两大科室专家同时为患者提供最专业的服务,内分泌科金自孟教授亲自出诊,让患者以最少的花费,最快的速度,看到最顶尖的两个科室专家。

北京协和医院开设垂体联合门诊 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多学科垂体瘤专家会诊

14岁的小男孩壮壮因发胖、生长缓慢发现了垂体腺瘤,当地建议手术治疗。只有黄豆大小的垂体是人体内分泌中枢,负责体内多种激素的分泌调控,手术治疗风险很大。忧心忡忡的父母带着壮壮找到北京协和医院垂体联合门诊。神经外科医生看完孩子后没有急于手术治疗,而是先交由内分泌科医生诊断垂体增大原因,明确诊断后再确定治疗方案。经过全套腺垂体功能、骨龄相等检查,壮壮被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反馈性垂体增大。进行口服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后,复查甲功正常。5个月后,壮壮身高增长4厘米、体重降低10.5公斤、垂体高度由16毫米减小到5.6毫米,第二性征发育良好。试想如果孩子当即做了咖玛刀,垂体功能将受到无法弥补的损失,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无法挽回的打击,结果病人没少花钱、垂体功能还受到了损坏。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医生的一个决断对病人的未来有多么大的影响。

垂体是一个特殊的功能性器官,有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等多个靶腺,调控着身体多个器官的功能运转。垂体疾病也因此特别需要多个学科的协作。神经外科姚勇副教授介绍,由于垂体瘤患者需要终生随诊,联合门诊的初衷是方便患者术后复诊。逐渐发现,这种形式可以简化疑难患者就诊流程,真正做到垂体腺瘤患者的最优化和个体化治疗。库欣综合征和中枢性尿崩病人是典型的例子,两者围手术期感染风险特别高。库欣综合征病人通常身体状态很差,需要内分泌科控制好血压血糖和并发症等问题,神经外科才能进行手术。中枢性尿崩病人则需要进行内分泌评价,确定是否有必要做手术。如果不需要,就会采取放疗、化疗或药物治疗,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如果按照以前的模式,病人看完一个科室后再看另一个科室,中间挂号、检查、住院等环节会浪费大量时间,可能会耽误后续治疗。而在联合门诊,就诊流程被大大简化。

北京协和医院开设垂体联合门诊 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内分泌科金自孟教授亲自坐诊

每周二下午的北京协和医院联合门诊特邀内分泌金自孟教授亲自出诊,风雨无阻。患者只需挂两个科室的普通号,就能看到中国最好的垂体瘤专家。金自孟教授说:“过去经常是病人来到神经外科,因为术前术后还需要激素评估再去挂内分泌科的号,现在联合门诊成立后可以大大节省病人的时间和精力,治疗也更高效。两个科室对于病情的处理意见也可以通过联合门诊讨论确定,这种模式非常受病人欢迎。”垂体联合门诊适合的人群包括在外院诊断明确垂体瘤的患者,术后复查的患者和需要评估是否需要内分泌治疗的患者。

如果遇到疑难病例需要多科会诊,联合门诊会将病人转诊至垂体疑难病会诊中心。每周三下午固定时间为难治性及复杂性垂体腺瘤病人提供系统诊治方案,参与垂体疑难病会诊的专家均为我院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妇产科内分泌组、放射科、眼科、放疗科、病理科及PET中心专家。这是北京协和医院“多科协作、综合优势”特色的集中体现,也为疑难病患者解决了往返多个科室就诊的难题。

北京协和医院垂体腺瘤诊疗的发展是中国垂体腺瘤诊疗的缩影。1929年神经外科先驱关颂韬教授实施了中国第一例垂体腺瘤开颅手术,此后几代协和人前赴后继探索垂体腺瘤诊疗。1979年由内分泌和神经外科牵头成立了耳鼻喉科、眼科、放射科等8个科室的垂体瘤协作组联合攻关。同年,协和神经外科与耳鼻喉科王直中教授一起完成国内第一例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填补了我国医疗上的一项空白,并获得1981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乙等奖。1991年,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牵头、神经外科参与的“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去年,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团队的“垂体腺瘤的规范化诊治和垂体功能重建”荣获中华科技奖三等奖。

挂号方式:北京协和医院APP进入预约挂号——东院区普通门诊——外科——垂体联合门诊

北京协和医院开设垂体联合门诊 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APP挂号界面

北京协和医院 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