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许多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会出现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等不适症状,这几乎都是因为血压升高所引起的。每年春季3~4月是高血压的高发期。季节转换之际,乍暖还寒容易造成高血压患者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管承受不了压力容易破裂,如不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会突发脑溢血、中风等危险。
中医养生专家介绍,春属木,与人体的肝脏相对应。肝主疏泄,春季是肝气向外舒展的季节。而肝脏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如果肝气郁结无法向外舒发,就犹如闷壶中的水一直烧着,人体气血运行便会出现紊乱的现象,进而诱发高血压等疾病。所以,想要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就要护理肝脏,调畅肝阳,从春季养生的角度进行中医调养。
日常起居调养
1.老年患者应该坚持生活规律,其核心是“定时定量”。起床、吃饭、锻炼、用脑、学习、休闲、排便(当出现便秘时,不宜使用蛮力,解不出无须勉强,可用开塞露、缓泻剂助排便)、就寝等均应定时,形成准点的生物钟。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环境安静,居住环境以淡绿色为主,窗帘以淡蓝色为佳,居室灯光以柔和的白色灯为宜。
2.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不佳均会导致患者的身心疲惫、血压波动等现象。提高睡眠质量可采取下列措施:
(1)睡前走步,以略感疲劳为度。
(2)先睡心,后睡眠,睡前身心要放松,环境要安静,被子要松软,枕头不宜太硬,也不宜过高。
(3)晚餐不宜过饱或过饥,多吃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馄饨、软饼等。
(4)养成定时就寝的好习惯,老人不宜晚睡,最好于每晚 22点左右就寝,此时最易入睡。午时( 11~ 13点)休息 30分钟,能有效缓解心脏及血管压力。
(5)调整睡姿,老年人不宜长久仰卧而眠,最佳的体位是右侧卧位。当患者晨醒后,不要急于起床,可以赖床5分钟,待心律、血压、呼吸等较为平稳后,再缓慢起床,严格遵守3个“半分钟”原则,即“坐起后停半分钟,双腿垂于床沿半分钟,站起后在床前站立半分钟”。
药膳调养
1.参竹杜老鸭:将 1只老鸭(约2斤)剁块,用开水烫去血水,油锅爆炒加入料酒,炒出香味,将浸泡好的沙参(30克)、玉竹(20克)、炒杜仲(20克),用净布包好,和老鸭、姜(10克)、葱(6克)一同放入锅内,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微煲,直至酥软。此菜益气养阴、补中安脏、泻火退热,适合有手足心发热、心烦易怒、口干舌燥、脸色发黄等肝肾阴虚的高血压者食用。
2.淡菜皮蛋粥:将淡菜 30克、粳米100克洗净,锅内加适量清水加入粳米,待米开锅时加入洗净的淡菜煮粥,粥将成时放入切碎的皮蛋,稍煮,加盐1~2克调味即可。此粥滋阴降火、清热除烦,适合心烦易怒、手足心热、腰酸腿软的阴虚火旺型高血压者食用。
针灸按摩 当患者血压急剧升高时,可按摩耳后的降压沟、头顶的百会穴、胳膊肘外侧的曲池穴10~20分钟。按摩这3个穴位之所以能降血压,是因为它们均能起到平肝熄风的作用,另外还可按摩印堂、风池、内关、合谷、大椎、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溪、足三里等穴。上述这些穴位既可针刺也可按摩,相对来说按摩更加简便廉验,患者可以自行操作,此外还可干梳头、揉搓指甲、捏手掌心等。马淑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