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遗传吗?这个问题所有糖尿病人都很关心!
糖尿病同伴很责任的回答:糖尿病本身并不会遗传,遗传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体质!
什么意思呢?就是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糖尿病患者子女只是遗传了某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对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就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就可能不发病”。也就是说如果把生活习惯、体重等管理好,家庭有糖尿病就不容易得上糖尿病!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哪个更遗传?
1型糖尿病:
1、如果孩子的爸爸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一直依赖胰岛素或者是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确诊为糖尿病,那么遗传概率就是5.88%。
2、但如果是孩子的妈妈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生孩子的时候还不满25岁,遗传概率只有4%。
3、如果妈妈是满25岁以后才生的孩子,遗传概率就会降低到1%。
4、然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1型糖尿病,遗传概率将提高到25%。
2型糖尿病:
1、父母一方有糖尿病,孩子生下来的发病率为40%;
2、父母双方都有糖尿病,孩子的发病率为60%;
3、同卵双胞胎,如果其中一个有糖尿病,另外一个孩子的发病率高达90%;
所以糖尿病家族史者糖尿病遗传风险是有,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让易感基因不要爆发,就不会得糖尿病!怎么管呢?
虽然糖尿病有遗传的可能性,但并不是说,自己有糖尿病,家人就一定会得糖尿病。别忘了,还有许多非遗传因素,是和糖尿病相关的。
这些非遗传因素包括:
1 型糖尿病
病毒感染:目前已已经发现一些病毒的感染可能破坏胰岛 细胞,如腮腺炎病毒、柯萨奇 B4 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
化学因素:一些化学物质对胰岛 细胞有毒性作用,如某些老鼠药、四氧嘧啶等。
2 型糖尿病
糖调节能力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空腹静脉血糖为 6.1~7.0 mmol/L)、糖耐量减低(餐后 2 小时静脉血糖为 7.8~11.1 mmol/L),这两种情况发展成糖尿病的危险性很高,常被称为「糖尿病前期」,有时又被更加形象地称为「糖尿病预备军」。
多囊卵巢综合征;
超重、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
体力活动过少;
不良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低膳食纤维的饮食习惯;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糖调控能力将会下降。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可能致病的因素中,大部分是可以人为改变的(上面加粗的文字),改变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糖尿病。
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可以督促家人,做出改变,尽量避免所爱的家人,也得糖尿病,吃自己一样的苦。
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避免陷入这种恶性因果?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认真学习糖尿病防治的相关知识,用科学战胜糖尿病,掌握预防让自己不得糖尿病的主动权,做健康的主人。有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者,不注重自身保健,在糖尿病典型症状(多食、多饮、多尿、消瘦)在自身未出现之前,往往疏忽大意,总觉得自己离糖尿病很远,加之自己没有科学的生活方式,糖尿病离自己只有半步之遥时也浑然不觉,有一天自己成为糖尿病患者时,才后悔起来。
也有一种糖尿病高危人群者,担心自己患上糖尿病,情绪沮丧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忧郁不已,认为糖尿病太可怕了,无法战胜它。其实对糖尿病正确的方法是,战略上藐视它,要有豁达大度的心情,战术上重视它,即要不断接受相关糖尿病知识的教育,积极采取系统科学的手段早期干预,糖尿病高危人群可以远离糖尿病。
2、糖尿病高危人群要避开发生糖尿病危险因素,这是远离糖尿病的重要方法。发生糖尿病危险因素包括上述的肥胖、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等方面。尤其是肥胖者,更容易患糖尿病。
原因是:
1.肥胖者组织细胞胰岛素受体减小,对胰岛素敏感性减弱,造成胰岛素相对不足。
2.肥胖者脂肪过多,堆积于肝脏器官,使肝糖元贮存减小,血糖浓度升高。
3. 定期检查
每半年到一年,需要定期体检,体检时需要检查空腹的静脉血糖,有条件时可以行 75 g 葡萄糖负荷试验 (OGTT),尽早发现糖尿病前期情况,早发现,早治疗,有些糖尿病前期的情况,如果处理得当,是可能逆转的。
4 . 其他
避免病毒感染,远离感染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的人群,在疾病流行的时候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
如果是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朋友,需要配合医生好好治疗。
糖尿病同伴再总结一下重点:
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它的发病是多个致病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仅仅继承了糖尿病的致病基因,但后天规律作息、控制饮食总热量的摄入、适当运动、合理控制体重,也有可能不得糖尿病。
相反,即使没有糖尿病家族史,如果不注意生活习惯。比如说经常熬夜、黑白颠倒;饮食不节制,如暴饮暴食、不按规律进餐、经常进食煎炸食品或过多摄入甜食等;运动少;体重超重或肥胖,也有可能患糖尿病。
关注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进群学控糖技能
三诺血糖仪家用血糖试纸 安稳型(血糖仪+50片独立试纸+针) ¥99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