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夫妻病”一旦夫妻一方出现了以上十大疾病中的一种,就相当于给另一方敲了警钟

作者:刚刚遇见 2017-07-01阅读:508次

警惕“夫妻病”一旦夫妻一方出现了以上十大疾病中的一种,就相当于给另一方敲了警钟

“夫妻病”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性学权威马斯特和约翰逊夫妇提出,但当时,人们对“夫妻病”的了解仅限于性传播疾病及性功能障碍等。从糖尿病、高血压到缺血性心脏病、哮喘、肾病、抑郁,如果夫妻一方患病,另一方的患病率就会提高很多。其中,常见的夫妻病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传染病,主要由病菌传播所导致;另一类为非传染性,主要由共同的生活方式或心理所导致。

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因为饮食习惯相同、生活方式相近,确实有很多疾病会同时感染,比如夫妻前后脚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就不在少数。从家中电视位置过高导致夫妻都得上颈椎病,到因为饮食不科学共同得上食管癌、肠癌,这些都可能发生。现在得“夫妻癌”的也越来越多。比如因为房子、孩子、升职等原因导致精神压力大、情绪低落,最终诱发癌症,或是家中有人吸烟、饮食不合理、装修污染等,往往也让夫妻双方成为癌症受害者。

在形形色色的“夫妻病”中,专家发现,以下10种最为常见,其中前4种为传染性,后6种为非传染性: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夫妻病”,莫过于泌尿生殖系统或是皮肤感染性疾病。这类病大部分由病菌感染引起,病菌又会通过性生活传播。即使发病一方经过治疗痊愈,还可能被另一方重复感染。曾经有个女患者,宫颈糜烂总是治了得,得了治,后来才发现,是因为丈夫包皮过长,包皮垢里的病菌通过性生活传给妻子所导致。

皮肤病

警惕“夫妻病”一旦夫妻一方出现了以上十大疾病中的一种,就相当于给另一方敲了警钟

夫妻之间近距离接触很容易让扁平疣、脚气等皮肤病钻空子。当一个家庭成员患上脚气或灰指甲时,由于在脚盆、拖鞋上有大量真菌寄生,时间久了,很容易造成其他人被感染。

消化系统疾病

一半正常人体内都携带消化溃疡的重要感染源---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病菌主要是“口口相传”,即通过碗筷、接吻等途径传染给配偶。

乙肝、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

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性生活,很容易传染给对方。

糖尿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了“夫妻糖尿病”受害者。常吃快餐、方便面,运动少、常熬夜、压力大都是主要因素。此外,肥胖、脂肪肝和痛风等代谢性疾病的夫妻共患率也逐渐增多。

高血压

警惕“夫妻病”一旦夫妻一方出现了以上十大疾病中的一种,就相当于给另一方敲了警钟

家中做饭的人口味重,全家都会跟着吃得咸,夫妻同得高血压的几率自然会增加。此外,有研究发现,生活压力过大也可能导致高血压,尤其是处于社会中坚力量的中年夫妇,表现更为明显。

癌症

消极对待生活、饮食结构不合理、环境潜伏着致癌因素等,是导致“夫妻癌”的重要原因。

失眠

警惕“夫妻病”一旦夫妻一方出现了以上十大疾病中的一种,就相当于给另一方敲了警钟

大多数夫妻共同失眠的原因是由于生活不规律或长期心理压抑、焦虑造成两个人都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的现象。而夫妻同床共被,只要一方睡眠差,势必影响到另外一个人。

性功能障碍

调查后发现,丈夫年龄在30岁以下的,约10%的配偶也有性功能障碍;30-40岁,这一比例上升到20.6%,而在40-50岁的人中,50%以上夫妻双方都有性功能障碍。

肠易激综合征

警惕“夫妻病”一旦夫妻一方出现了以上十大疾病中的一种,就相当于给另一方敲了警钟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主要与精神因素,如焦虑、压力和彼此共同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喜辛辣食物、爱喝咖啡、少吃蔬菜等有关。研究表明,夫妻间猜忌会导致双方焦虑和抑郁,容易造成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刺激胃酸过多分泌,从而导致胃肠道疾病。

生了病要一起查、一起治

一旦夫妻一方出现了以上十大疾病中的一种,就相当于给另一方敲了警钟。比如糖尿病,由于个人体质不同,同样多吃少动,也许丈夫的高血糖会先表现出来,妻子后表现出来。因此,不管谁得了,另外一方最好都去做个筛查。对于大肠癌等明确由生活方式引发的癌症,如果夫妻一方得了,另一方就应该在40岁以后定期筛查。

除了及早筛查外,夫妻共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相处方式也非常重要。比如性传播疾病的患者,应主动停止房事或亲密接触,除了避免接触患方的体液外,餐具、毛巾、床被、浴缸等都要分开使用,患方用过的物件一定要消毒。对于一方患有传染性皮肤病的,也要做好家中的“隔离”措施,拖鞋、毛巾不共用,并且定期洗晒消毒。此外,别以为患了病只是一方的事,看病时最好夫妻一块去,共同咨询专家关于用药、预防的事宜。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来说,首先要保持和睦的家庭关系,帮助对方排解心事,互相监督忌辛辣、戒烟戒酒,养成定时吃饭、不熬夜的好习惯。有条件的家庭不妨分碗筷吃饭,餐具清洗后消毒也有助于减少夫妻间的病菌传染。最后,不要随便用药,尤其是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免引起胃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