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控制在多少比较好?这要因人而异

作者:泓华医疗 2017-12-22阅读:948次

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糖尿病已经不陌生了,大到中老年人,小到婴幼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目前,1亿多中国人患糖尿病,患病人数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10%的中国成年人患有糖尿病。

在各大医院门诊中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医生,我的血糖要控制在多少比较好呢?想必这也是广大糖尿病患者都想知道的问题,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多少比较好呢?其实这要因人而异的。

糖尿病血糖控制在多少比较好?这要因人而异

很多糖尿病患者家中都备有血糖仪,也会定期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认为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内血糖控制的就是比较理想,其实这种方法不是十分准确的,《亚太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才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不仅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而且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才可以全面的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世界权威机构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有着明确的控制指标,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但是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也不全是正确的,这也要因人而异。

在现实生活中,这一标准对年轻人,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可能比较合适。但对65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把血糖控制的如此严格,并不一定是合适的。如果一味地强调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到6.5%一下,有可能会增加患者的低血糖风险。对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有时低血糖比高血糖更风险。

糖尿病血糖控制在多少比较好?这要因人而异

那么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多少比较好呢?那就是在不出现低血糖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理想范围。但对老年病友,特别是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可以将其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适当地放宽一些,比如7.5%一下即可,以减少低血糖风险。总之,血糖控制的标准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确定。

众所周知,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而糖尿病的治疗不单单是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而是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有注意以下几点。

1、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糖尿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并不是单纯的血糖高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心、脑、肾等的病变和高血压等都会引起大血管的病变,所以想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控制血糖时也要随时关注心脑血管方面疾病。

糖尿病血糖控制在多少比较好?这要因人而异

2、血糖的波动

据调查显示,血糖波动性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因此,在严格控制高血糖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低血糖,以减少血糖波动所带来的危害。有些糖尿病患者尽管血糖控制很严格,糖化血红蛋白也不高,但还是出现了并发症,这与经常发生低血糖、血糖波动性太大不无关系。

3、餐后血糖的影响

很多糖友只是定期早晨检查空腹血糖,认为只要空腹血糖达标就没有问题,其实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全天的总体血糖水平影响更大一些。我们每天的工作以及活动大部分都是在餐后进行的,如果长期餐后高血糖,就相当于我们每一天大部分的时间把自己的血管泡在糖水里,就会出现细胞缺血缺氧的表现,引起大量内皮素释放,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血小板黏聚,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是终导致血管的损伤。

更多专家分享健康疾病相关知识,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泓华医疗”,让健康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