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报道了中国15岁以下儿童患1型糖尿病人数20年来暴增了近4倍,从这个角度来说1型糖尿病在我国形势严峻。得益现代经济技术的长足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成年病和急性病症得到了各个医疗机构的第一重点与研究目标,然而未成年慢性病比如1型儿童糖尿病在全国医疗发展环境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忽视”。随着社会经济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改善,1型儿童糖尿病也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存在,应该得到医疗各界的更多重视,不能因我们现在而苦了未来孩子。
2018年1月4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授翁建平组建的研究小组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成果,不仅揭示我国1型糖尿病整体发病情况,还填补我国1型糖尿病数据地图的空白。
据翁建平介绍,我国虽在20多年前对1型糖尿病进行过研究调查,但当时的研究数据有限,仅由22个城市的部分医院自行上报。为保证我国1型糖尿病整体发病情况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翁建平组建研究小组,历时3年,调查我国13个地区的505家医院,共获取1.33亿人的资料。最后获得的结果显示,我国全年龄段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1.01/10万人,其中0~14岁儿童发病率为1.93/10万人,3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率为0.69/10万人。
通过对数据的研究,翁建平表示,我国在1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上存在3个不规范。
第一,首诊不规范。我国1型糖尿病诊断人群半年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比例高达40%,这一数据表明,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间有延后性,需要医生在早诊、监测方面增强规范性。
第二,治疗方案不规范。翁建平称:“调查发现,很少有医生主动对病人进行强化治疗。”诸如此类的不规范治疗方案,导致我国达到控制血糖目标的1型糖尿病患者不足1/3。
对此,朱大龙表示,由于管理不规范带来的问题,使我国生存期超过30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只有百余人,而在有成熟管理经验的发达国家芬兰,1型糖尿病患者30年的生存率达85%。 “如果从诊断、监测、治疗、患者教育及患者的自我管理五方面入手规范1型糖尿病管理,可以使患者生存30年、50年甚至更长。”朱大龙说。
第三,患者教育不规范。翁建平表示,患者治疗不是光靠高科技就能解决,还需要规范管理。
健康界了解到,规范情况下,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监测血糖,但现实中,大多数患者因不了解监测血糖的重要性,以及监测费用不能报销和排斥用探针扎手指的监测方法等,导致患者血糖监测不及时,影响治疗效果。翁建平呼吁,这需要医生和媒体共同努力,加强患者教育,让患者了解,不经过血糖监测而盲目注射胰岛素,会引起诸多并发症甚至招致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