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容易让人产生中暑、感冒、饮食不佳等不适。再加上炽热的阳光、拥挤的人群,心情也在不经意间起伏,人就像一个火药桶,随时会爆炸。如果夏季觉得自己情绪烦躁、爱发脾气、注意力难以集中、心境低落、行为失常,并固执地重复一些行为,就要考虑是否是患上“夏季情感障碍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情绪中暑”。
心情变差,你可能中招了26岁的刘小姐是某企业财务,炎热的天气,她总是情绪烦躁,动不动就发火,而且感觉思维也十分紊乱。前天是和男朋友相识3周年纪念日,和男朋友约好去熟悉的饭店吃饭。可原定的约会时间过了,男友还没有出现。因男友迟到1个小时,饭店根本没有位子了,这件事刘小姐一下子火了,气呼呼地甩头就走。
走得急,还摔了一跤,气得一晚没睡好,第二天就起得晚了。上班路上塞车还迟到了半个小时,而本来比较好说话的老板,那天不知道为什么火气特别大,劈头盖脸地就把她给骂了,令刘小姐的心情更糟……夏季就像是充满“火药味”的季节。遵义市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病学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张荣飞说,“情绪中暑”的发生可能与气温、出汗、饮食情况和睡眠时间等有关。
高温天气下,人体水分蒸发较大,血管扩张,大脑耗氧量增加,从身体直观反应上来说,就容易出现疲惫、思维能力降低,甚至经常性的昏昏欲睡。另外,炎热天气也会使人的心理紧张加剧,促使机体肾上腺素及去甲肾腺素分泌增加,导致过于兴奋而容易“激惹”;加之夏季日照时间延长,人们的夜间睡眠时间相对缩短,而且食欲差,再加上出汗多,体内钠、钾、钙、镁、铁等电解质代谢发生紊乱,影响大脑神经系统活动,从而产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情绪中暑有哪些表现?“情绪中暑”主要表现为:情绪烦躁,动辄发火,常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人争吵;
思维紊乱,记忆力下降,不能安下心来思考问题,常常丢三落四;
心境低落,情感平淡,对事物兴趣减退,无精打采,甚至对家人都缺乏热情;
行为异常,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如反复洗脸、洗手、洗澡、甚至擦洗鼻子;
还有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易困倦、注意力难以集中、疲劳或精力下降等等。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到了夏季,都会情绪中暑,情绪中暑也跟职业和生活习惯有关。这种受高温影响的心理问题涉及的人群十分广泛,其中有几类人最容易出现“情绪中暑”。
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的人。高温造成的恶劣外部环境,非常容易诱发他们一直以来压抑的负性情绪。情绪起伏较大的人。这类人对情绪控制能力不强,非常容易在高温环境下焦躁不安;不善于沟通的人。由于不善于与人沟通,无法将负性情绪通过倾诉等方式合理释放,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情绪失控。另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哮喘等生理疾病的人,夏季易出现心情烦躁、情绪波动,可能会加重病情,引发危险。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女性由于自身的生理特点与特殊的社会环境压力,引发情绪中暑的比例要相对大于男性,她们往往更倾向于抑郁、焦虑等表现。另外,对于开车族来说,虽然车里都有空调,但司机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呆得过久、内外温差大,很容易产生压抑感,出现烦躁、冲动,一旦遇到红灯、拥堵或各种道路违法行为,被压抑的情绪就极易爆发出来,司机“情绪中暑”最可怕的后果,就是引发交通事故。
此外,水分补充不够,夏季喜欢夜生活,如吃夜烧烤、夜啤酒的人因常熬夜或睡眠不足时,也会比普通人易情绪中暑。造成“情绪中暑”的内因,归根结底,还是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差。
如何预防情绪中暑?保证睡眠
酷暑季节,人体本来就很疲倦,如果晚上睡眠不够,第二天要适当午休,一旦出现睡眠障碍,要及时调节。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少量安眠药,否则时间长了,就容易引起情绪障碍,导致极端心理问题。夜间11时至凌晨1时是脏腑气血回流的时间,此时,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能量无法被贮藏,就会肝盛阴虚、阴阳失和。所以,经常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
规律作息 清淡饮食
在炎热的高温环境中,除了需要尽量学会心平气和、恬淡安宁、“静心”养生外,还要注意一日三餐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吃辛辣食物。
多吃清淡开胃食品,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日常膳食应尽量减少进食油腻食品,可根据体质多进食一些清淡或“清火”的食物,适当吃绿豆、西瓜、苦瓜、西红柿等,如马铃薯、新鲜蔬菜、水果、绿茶等,不仅能防暑,还能增进食欲。注意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出汗多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宜过度饮用冰镇饮料,以防寒凉伤害脾胃而导致腹痛腹泻。如发现自己苦恼郁闷无法解脱时,最好能寻求专业心理学或医学帮助。
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感到心烦意乱时,可以听一段空灵的轻音乐,想象绿林、蓝天、大海等令人凉快的东西,让自己的意念遨游于冰山雪峰或寒冷刺骨的呼啸北风中,忘却热浪袭击,降低心理热度。注意养气:日常行住坐卧都要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均匀有序,可以多做深呼吸,“气”自然就会“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