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疾病,专家称过半人得不到正规治疗

作者:有医说医 2017-12-21阅读:2762次

近日,赛诺菲宣布收回自己研发生产的全进口药品——赛能(硫酸羟氯喹)在中国的运营。该药2010年在中国上市,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盘状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青少年慢性关节炎,由阳光引发或加剧的皮肤病变,也是同时适用于成人及6岁以上儿童的羟氯喹片剂。此番回归,意味着赛诺菲正式进军中国风湿免疫类疾病领域。

风湿免疫疾病,专家称过半人得不到正规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过半患者得不到正规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是风湿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类系统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正常的组织当作威胁对其进行攻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包括关节部位的疼痛肿胀或僵硬,手、足、肘,膝等关节均为易累积部位。患者的病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会出现骨质损害,进而发展为关节变形,最终失去功能导致残疾,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表示,在中国约有500万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平均年龄段为52.9岁,女性患者占80.6%。但是普遍存在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的“三低状况”,以致类风关患者致残率高,两年致残率达50%,3年致残率达70%。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曾小峰教授指出,在我国只有44%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得到了比较规范的治疗。原因有三点:第一,缺医生。我国大约仅有1000多家医院里有从事风湿免疫疾病诊疗的医生,其中只有40%的医院拥有独立的风湿免疫科;第二,看错科。很多患者出现手指、肘部等小关节疼痛和僵硬时,往往选择去骨科进行治疗;第三,依从性差。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治疗的过程,患者一定要定期回访,以便医生随时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患者不可随意减药、换药。

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药物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免疫抑制剂等。以赛能®为代表的DMARDs药物能明显缓解疾病进程,且联合使用抗风湿药物效果比单药更显著,不良反应和事件发生率低,使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红斑狼疮:认知率低,误诊率高

与类风湿关节炎一样,红斑狼疮同属于自身免疫类疾病,累及心、脑、肾等全身多个重要脏器,是一种致死性的疾病。目前,我国人群患病率为30-70/10万,全国约有91万患者,居全球第二位。而其中,以生育期的年轻女性最为高发,男女发病比例为1:10左右。

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比如疾病发作期间出现疲劳、发烧和体重减轻,鼻梁和双颧颊部出现皮疹、反复出现口腔溃疡、还有患者会出现光过敏表现或关节炎表现等。正是由于疾病表现多样化的特性,很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患者可能辗转多个科室得不到正确诊治,继而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中华医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刘毅强调,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呈发作-缓解-复发的交替过程,患者在发病一年内的死亡比例最高。但随着诊断和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生存期显著延长,诊断后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达到95%和92%。患者只要治疗及时,早期接受规范化和个体化用药,病情是可以完全得到控制和缓解的。

专家表示,在有效控制狼疮方面,羟氯喹不仅可以显著降低系统损害,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状况,而且在心血管方面表现出良好获益和耐受性,是狼疮患者全病程治疗的基础药物。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