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再现→ 一文让你看懂类风湿起病全过程!

作者:成都风湿养生资讯 2018-03-23阅读:2393次

案例再现:

李女士,39岁,平时做一些拖地、做饭等琐碎家务,但从去年2月份开始就被关节疼痛困难。

起初,只是晨起双手指关节有绷紧感,活动不灵活,但活动一阵子后就减轻缓解了。一段时间后,从手指逐渐发展至双腕、双膝,双脚趾关节也出现僵硬不灵活现象,严重时关节肿胀、疼痛。这些症状往往在阴雨天气加重,伴有胃口不好,发低烧。李女士以为是自己多吹了空调,只要注意保暖多休息就行了。

但半年过去了,关节僵硬、肿胀、疼痛竟比过去更严重了,有时不能正常活动。去了医院,经风湿免疫科医生诊断,才得知是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检查确诊:经检查,李女士双手、腕、双膝、双脚趾关节肿胀、疼痛,圧痛明显、活动障碍;血沉及类风因子明显增高;X线显示:双手、腕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抗CCP抗体阳性。

不少关节痛的病人对类风湿缺乏了解,以为疼痛仅仅只是受了风寒。其实,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会导致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这些症状往往与天气变化有关。此外,病变还可累及心、肺、血管等多个器官和组织。

类风湿如何起病?

我院张政主任指出,类风湿大多起病隐匿,像上述李女士那样,时轻时重,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往往不会被引起重视,以此种方式病者约占60~70%,病人往往也难以说明发病的具体日期,病程也长短不一。

最初期除有局部关节症状外,亦可伴有全身不适,部分病人先有疲乏无力,低热,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骨骼肌疼痛及手足麻木刺痛等症状。关节疼痛、肿胀等多呈对称性,关节周围皮肤温热、潮红,当自动或被动运动时都会引起疼痛。

类风湿起病方式有哪些?

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不同的起病方式:

按起病的急缓分为隐匿型(约占50%)、亚急型(约占35%-40%)、突发型(约占10%-25%)三类。

按发病部位分为:多关节型、少关节型、单关节型及关节外型,后者可以腱鞘炎、滑囊炎、多发性肌痛起病,亦可表现为系统性血管炎、肺纤维化或乏力、消瘦等周身症状。

临床类风湿起病方式分类

如果将发病时间与发病部位两者结合起来,通常将RA的起病分为如下几类:

1逐渐起病

病人只能说出发病大致的月份。大多为对称性的多个外周小关节受累,如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踝关节和趾关节,晨僵比较显著。

2隐匿性单关节起病

常先累及大关节,在一段时间内病变局限于该关节,但最终可扩散到腕、指、踝、趾等多个关节。

3突发性多关节受累

少数患者可突然出现肩、肘、腕、指、膝、踝等多关节明显疼痛,弥漫性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病人能准确说出发病日期。这种发作方式可见于任何年龄的病人,但以老年为主。这种起病方式需要与缓解性血清阴性的对称性滑膜炎伴可凹性水肿进行鉴别。

4急性单关节受累

以膝、肘、肩关节受累为主,感染、假性痛风、痛风等有类似表现,但疼痛较重,滑液化验有助于鉴别。

5其他首发症状

滑囊炎和腱鞘炎可以是 RA的首发表现,也有患者以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就诊。

6肌痛、多关节痛

老年患者中有以多发肌痛、多关节痛的症状起病,累及颈部、肩、肘、膝关节,乏力明显,发热可持续数月,加之血沉增快,类似风湿性多肌痛。最终进展为典型RA。

一般说来,只要早发现,并早期积极进行综合性治疗,预后较好,易于恢复。如治疗不及时,延误时机,晚期可致残废,预后较差。张政主任提醒,如果出现以上任何一条症状时,请及时去有专业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作出正确诊断,以便及早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