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湿疹的中成药

作者:健康守门人 2017-07-10阅读:1207次

中医以病因命名的湿疮相当于湿疹,从湿邪性质而言,也印证了湿疹的难治性。①湿性重浊、下趋,伤于湿,下先受之,故发病多在下肢、外阴等人体下部;②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湿淫所致的皮肤病,病程较长,多缠绵。③湿邪合并其他邪气致病,如湿热、寒湿、风湿等,且湿邪在人体可以热化或寒化,以致病情演变反复。

消风止痒颗粒

成份:乌蛇止痒成方 防风、蝉蜕、苍术(炒)、地黄、地骨皮、当归,荆芥、亚麻子、石膏、甘草、木通。

适应症:消风清热,除湿止痒。主治丘疹样荨麻疹,也用于湿疹、皮肤瘙痒症。

用法用量:口服,1岁以内一日1袋;1至4岁一日2袋;5至9岁一日3袋;10至14岁一日4袋;15岁以上一日6袋。分2~3次服用;或遵医嘱。服药期间忌是海鲜鱼腥、葱蒜辛辣等物。若有胃痛或腹泻,可暂停服药。

皮肤病血毒丸

成份:茜草、桃仁、荆芥穗(炭)、蛇蜕(酒炙)、赤芍、当归、白茅根、地肤子、苍耳子(炒)、地黄、连翘、金银花、苦地丁、土茯苓、黄柏、皂角刺、桔梗、益母草、苦杏仁(去皮炒)、防风、赤茯苓、白芍、蝉蜕

适应症:清血解毒,消肿止痒。用于经络不和,湿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齄,疮疡肿毒,脚气疥癣,头目眩晕,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粒,一日2次。感冒期间停服。风寒证或肺脾气虚证荨麻疹不宜使用。月经期或哺乳期慎服。忌食鱼、虾、油腻食品;忌酒、辛辣刺激食物。体弱、慢性腹泻者慎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清热散结胶囊

成份:千里光。

适应症:消炎解毒,散结止痛。用于急性结膜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肠炎,急性菌痢,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淋巴结炎,疮疖疼痛,中耳炎,皮炎湿疹。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粒,一日3次。

参柏洗液

成份:参柏成方 苦参、黄柏、丹参、大青叶、硼砂、大黄、黄芩、黄连、甘草、蛇床子、土茯苓。

适应症:清热燥湿,杀虫止痒。适用于慢性湿疹类皮炎,以及阴痒,带下等症的辅治疗。

用法用量:外用。以本品适量直接洗浴3-5分钟,或加水稀释后浸泡,然后用清水冲洗即可。皮肤严重破溃者不宜使用。

皮肤康洗液

成份:金银花、蒲公英、马齿苋、土茯苓、大黄、赤芍、蛇床子。

适应症:清热解毒,凉血除湿,杀虫止痒。主治湿热阻于皮肤所致湿疹,见有瘙痒、红斑、丘疹、水泡、渗出,糜烂等和湿热下注所致阴痒,白带过多。皮肤湿疹及各类阴道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皮肤湿疹:取适量药液直接涂抹于患处,有糜烂面者可稀释5倍量后湿敷,一日两次。妇科病:先用清水冲洗阴道,取适量药液用温开水稀释5~10倍,用阴道冲洗器将药液注入阴道内保留几分钟。或坐浴,每日两次。本品为外用药,勿口服。若有皮肤过敏反应,立即停用。月经期及酒精过敏者禁用。

伤科灵喷雾剂

成份:抓地虎、见血飞、铁筷子、白及、马鞭草、草乌、仙鹤草、山豆根、莪术、三棱。

适应症:苗医:抬赊抬凯:轮官、轮洗,劳冲,凯豆。中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软组织损伤、II度烧烫伤、湿疹、疱疹。

用法用量:外用,将喷头对准患处距15~20cm,连续按压喷头顶部,使药液均匀喷至创面。对软组织损伤所致皮肤瘀血、肿胀、疼痛等症,可直接喷于患处或将药液喷于药棉上,用药棉贴于患处,每日喷2~6次。对新鲜烧烫伤创面,连续喷药3~4次即可止痛,如有水泡,将其刺破,泡皮不须剥落。止痛后,每日用药2~6次,(视其轻重,每日也可多喷数次)至痂皮脱落痊愈。只限外用不得内服。酒精过敏患者慎用。

青鹏软膏

成份:棘豆、亚大黄、铁棒锤、诃子(去核)、毛诃子、余甘子、安息香、宽筋藤、人工麝香。

适应症:藏医: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用于痛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热性“冈巴”、“黄水”病变引起的关节肿痛、扭挫伤肿痛、皮肤瘙痒、湿疹。中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慢性扭挫伤、肩周炎引起的关节、肌肉肿胀疼痛及皮肤瘙痒、湿疹。

用法用量:外用。取本品适量涂于患处,一日2次。请勿口服,放在儿童触及不到之处;破损皮肤禁用;孕妇禁用。

治疗湿疹的中成药

治疗湿疹的中成药

治疗湿疹的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