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配根烟,生活似神仙!”槟榔的忠粉们口口相传着这句话,可见槟榔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美妙的“滋味”。
实际上,嚼食槟榔是有一段悠久的历史故事的。最开始湖南人是不吃槟榔的,甚至没听说过“槟榔”一词。直到明末清初,清军南下,南明兵部尚书何腾蛟在湖南湘潭县率兵民抵抗过于坚决,导致城破后遭遇清军屠城,阖城死尸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瘟疫。此时,历史第一个偶然因素出现了,一个广东和尚云游到此,随身携带了亚热带才能生长的槟榔,他分发给了幸存下来的百姓,历史的第二个偶然因素出现了,嚼过槟榔的幸存者感染瘟疫的几率大大下降,由此湘潭县开始在此后几百年内逐渐流行嚼槟榔防疫病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的开放、交通的便捷等各种利好因素,槟榔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逐步“飘散”在各个省市,现在在任意一个省,都能顺利购买到槟榔。尤其是在湖南的大街小巷,各种琳琅满目的槟榔甚多,这主要是因为湖南人有嚼食槟榔的习惯。相比早年间嚼食槟榔防疫病的说法,如今的槟榔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意义:嚼食槟榔可以打发时间、是一种零食;能提起精神,帮人助兴;生津止渴,不比饮料口感差;寒冷的天气可以御寒,使身体温度升高.......
在人们醉心于嚼食槟榔带来的各种快感并享受槟榔的美味时,一些“槟榔致口腔癌”“槟榔为一级致癌物”等流言铺天盖地般的袭来,让槟榔爱好者不寒而栗,对槟榔的喜爱骤减。面对“槟榔致口腔癌”的说法,我们一一来分析:
首先,槟榔究竟能不能吃?槟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本身是有毒有害食品吗?
显然,槟榔是能吃的,且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古往今来食用槟榔的人不计其数。槟榔一般是指槟榔果,它是从槟榔树上摘下来的,槟榔树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中亚地区都有栽培,我国槟榔树的主要栽培地在海南、台湾两省,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其引种栽培历史长达1500多年。槟榔果略小于鸡蛋,果皮纤维质,内含一粒种子,即槟榔子。胚乳坚硬,具灰褐色斑点。于每年的8-11月果实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晒干后呈深褐色或黑色。
曾经央视记者采访过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博士生导师章魁华,这位专家表示,嚼槟榔本身问题不大,咀嚼过程中产生的致癌的亚硝胺只要不和吸烟同时发生,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印度之所以口腔癌发生率高,就是因为嚼槟榔和吸烟同时进行。
早在2010年4月,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对原产于海南的槟榔干果,进行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和90天动物喂养实验,证实海南产槟榔干果为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和亚慢性毒副作用。华西口腔医院副院长石冰表示,“经常嚼槟榔会对口腔黏膜造成机械创伤,多吃确实会提高口腔癌的几率。”需要说明的是,癌前病变并不等于癌症。癌前病变是从正常组织到发生癌变的中间阶段,癌前病变可能转化为癌变,也有可能被治愈。所以吃槟榔引发口腔黏膜纤维化病状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而且口腔黏膜纤维化只是癌前状态,与个人身体差异也有关联。
其次,浏览那些“槟榔致癌”的新闻或者网页,你会发现,其中都有“长期食用”“长时间食用”“毫无节制的食用”“经常”等表时间长的字眼。任何的量变都会引起质变,即使营养特别丰富的食物,也不能毫无节制的食用,肉类吃多了会患肥胖病,橘子吃多了皮肤会变黄,鱼吃多了易高血脂.......同样的道理,槟榔吃多了肯定也会引发疾病,毕竟它不是主食,如果只是偶尔食用,每次食用的量不大,其实对身体也无大碍。
最后,我们不难发现,“槟榔致口腔癌”的说法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这其中与个人的食用量、身体状况、饮食习惯以及槟榔的加工方式等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认证槟榔致癌。
谣言止于智者,由此可见,广为流传的“吃槟榔致口腔癌”的说法,显然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