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就像是“妇女之友”,走的路多了,难免会摊上一个!
但这种“朋友”也有可能变成“杀手”!
妇科肿瘤有“三大杀手”,大家都熟知的是宫颈癌。
除此之外,还有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
而子宫内膜癌就可能是跟在“月经不调”身后的“杀手”,因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一般为不规则出血,很多女性以为是月经不调,没有引起重视,延误了治疗。所以它又称为“温和的杀手”。
“温和杀手”正在“不温柔”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它的发病率已跃升为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在国内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而且呈年轻化趋势。
39岁的沈女士就不幸“中招”。她是深圳一名外企高管,在事业上风生水起,半年前身体却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变化。
当时,她突然发现“例假”成了不速之客,想来就来,完全没有规律。
她以为这种“月经不调”只是个小问题,只是自己买了些进口营养素来调理身体。
但几个月过去了,情况没有丝毫改善。她只好去到深圳市中医院求助。
没想到,经过检查后,医生竟怀疑她有子宫内膜病变。
“当时医生给我开了中药,还建议我做诊断性刮宫。
我当时很抗拒,觉得自己只需要中药调理。而且,在中医院做西医检查,真的靠谱吗?”
当时,医院妇科副主任黄剑美医生这么向她解释:“现代检查技术是中医‘望、闻、问、切’的延伸,我们会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提供最佳诊疗方案。”
一周后,病理结果让沈女士如遭晴天霹雳:子宫内膜癌!
中医药全程护航,让它重归“温顺”幸运的是,在深圳市中医院,沈女士接受了微创手术+中医特色综合疗法,整个治疗过程都很“温和”,目前她已恢复元气重返岗位。
她说,自己以前以为中医药只能用在养生保健上,从来没想过中医也能治大病!
中医到底有啥绝招,能让可怕的手术和化疗都变得如此“温顺”?
✎ 术前:中医调理增强体质
最初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沈女士晚上常常失眠,想着自己正值事业上升期,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年幼的女儿,心里十分沉重。
此时,医院妇产科主任杜雪莲博士告诉她,医院有中医特色疗法,通过中药、针灸等方法,对术前调理身体、降低放化疗期间的副作用等都有明显的效果。
住院后,沈女士认识了几位病友,其中一位也是子宫内膜癌患者,做完微创手术一周后出院,当时正要进行第五次化疗,她并没有出现自己想象中脱发、萎靡的样子,沈女士这才心宽了一些。
随后,护士为沈女士进行了耳穴压豆,并要求其晚上9点沐足。
“当时护士是这么跟我说的,手术前用中药调理可以增强体质,而良好的身体条件会让手术更安全。耳穴压豆和沐足则是用来帮我缓解焦虑失眠症状的。”
沈女士说,当天晚上,她果然睡得很不错。
✎ 术中:针刺麻醉带来“双重保障”
术前,麻醉科医生告诉沈女士,在全麻的基础上,他们还将采用传统医学的针刺麻醉。这种复合麻醉方式具有减少麻药、减少并发症、器官保护等优势。
“当时就有了双重保障的感觉。”沈女士安心地上了手术台。
✎ 术后:中医药缓解化疗不良反应
做完微创手术,沈女士回到病房后,医生又交待家属有时间多给她按摩足三里、关元几个穴位。
“手术损伤气血运行,气机不畅,气滞则腹胀、小便不利,大便不通。中医药的早期与全程干预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术后,除了口服中药,医生为沈女士安排了中药擦涂益气固表,同时运用针刺足三里、上巨虚,艾灸关元、三阴交、气海等穴位健脾行气。
术后第二天,沈女士顺利拔除尿管,解出小便。
“为了缓解术后腰酸背疼、腹部胀痛的感觉,护士拿来一个包着中药的布袋敷在我的腰部和背部。热乎乎的,有做SPA的感觉,特别舒服。”
沈女士口中的中药包,其实是用吴茱萸等中药制成的热奄包,外敷可缓解腰痛、温经散寒,有效促进肠蠕动,减轻肠胀气、腹痛等。
“术后一定要扶正祛邪,‘正气不足,邪不可干’。”妇科副主任黄剑美医生要求沈女士每天按时服用中药,继续针刺、艾灸,以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复发。在中医综合疗法的作用下,沈女士逐渐恢复元气。
“微创手术留下四个小小的伤口,不仔细看都不会注意到,心情也明亮起来。”几天来的治疗使沈女士信心越来越足。
病理结果显示,沈女士患的是低分化子宫内膜癌,需要做化疗,她很坦然地接受了治疗方案。她相信医生,更亲眼看到好几个接受化疗的病人状态都不错。
不出意外,她的化疗过程也很平稳顺畅。在进行第五次化疗的过程中,沈女士曾出现白细胞下降的反应,医生通过中药辅助治疗,白细胞很快就升上来了。
“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能有效缓解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曾在山东省肿瘤医院妇科工作了十多年的深圳市中医院妇科主任杜雪莲教授表示。
她提醒女性市民:
“对付妇科肿瘤,最关键的还是要早诊断早治疗。一旦发病,也不用过于悲观,现在的患者比以前要幸运得多,比如手术可以实现微创,部分早期年轻患者可以保留生育功能等,而放化疗的精确度又提高了很多。一方面治疗效果提高了,一方面患者痛苦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