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咪读呀 今天聊聊胎教
私信里收到一封求助信,一位苦恼婆婆说脏话的妈妈写道:婆婆其实人不错,一直照顾我到月子。她为人勤快、心眼也好,但是就一个缺点,我真的看不惯,老说脏话(我实在讲不出)。尤其是每次跟公公打电话时,口头禅全是脏话。我怀着孕,特别担心这种不文明的表达影响肚子里的孩子。虽然宝宝在肚子里还小,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但我听了都不舒服。好担心孩子一生下来就会骂人,怎么办?
还有比较纠结的,如果直接跟婆婆说,担心她心理不舒服。跟老公也聊过,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婆婆讲这个问题。真是好烦躁,大家觉得我该怎么处理呢?
答:亲爱的读者,其实这个问题不难。你可以跟婆婆讲讲古代人胎教的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叫阿琳,酷爱读书,她曾问我一个问题:“你知道最史书上记载,胎教最成功的是谁吗?”
我笑着摇摇头。阿琳说,是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史书记载,太任怀孕后,严格遵守孕妇恪守的行为准则。她凡事必求正直,身姿挺拔,不随意歪斜身体。谈话优雅、绝不口出恶言。
人们后来都说,她的儿子姬昌即周文王,幼年时就显出帝王风范。不但品行端正,聪明好学,还能举一反三。世人相传,是太任的胎教有功。
太任的胎教是怎么做的?阿琳说,早在汉朝,就有关于胎教的历史记载。汉朝人非常重视胎教。首先,要求孕妈不吃味道奇怪、甚至切割不正(不正,指切得太大)的食物。这是因为,如果食物切得过大,不利于孕妇消化。怀孕的妈妈要忌口,这是正确的。
其次,不能听不正经的笑话,要温柔地笑,不能口出恶言,以免带坏腹中胎儿。
同时,要认真学习,比如晚上为孩子朗诵经书等。汉朝人相信,只有妈妈怀着慈爱的心,多做善事,才能让孩子出生后成为行为端正、才德兼备之人。
有趣的是,一些文学大儒如汉代的贾谊、王允等,还著有胎教的著作。他们的观点大同小异,比如都认为怀孕的妈妈要常居静室、多听美言、讲论诗书,不听恶言、不视恶事、不起邪念。这样生出的孩子才能善良、长寿、仁义和聪慧。
“我国老祖宗这么早就意识到胎教的重要性,可贵。”我由衷赞叹道。
“这还不算。古代医术中,还强调要听悦耳的音乐,因为这样可以安定孕妇的心神。”阿琳说,《医心方.求子》书中,建议孕妇“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即用音乐来安抚胎儿的情绪,放在现代,也是很科学的办法。
老祖宗的智慧让人佩服,把以上这些理论放到现在,也一一被科学证明。科学家发现,6个月大的胎儿,耳朵就能听到外在环境的声音。从第8个月起,胎儿的听觉器官就可以将听神经与脑建立起联系,把听到的信息,传到大脑储存构成记忆。
胎儿讨厌高音或强烈的声音。研究发现,如果胎儿听到这类声音,身体会出现紧张。因此吵架或者情绪激烈都会导致胎儿觉得不舒服。科学研究也证明,听到脏话的人,不仅会夸张地汗毛竖起,而且脉搏加速、呼吸变浅,皮肤的导电性也会改变。负能量的传播,让听者也十分难受。
作为一个准妈妈,在孩子未出世之前,不仅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也要远离负能量场所,防止孩子在胎儿时期受到不好的影响。
亲爱的读者,和老人沟通也许不一定要点明,在聊天中说说古人的智慧,旁敲侧击。老人是过来人,一听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