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故事---央视妇女节特别节目

作者:协和妇产谭先杰 2018-03-06阅读:5290次

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2018年妇女节特别节目《子宫故事》将于3月6日(周二),3月7日(周三),3月8日(周四)下午18点07分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敬请关注收看。

节目分上、中、下三集。上集主要讲子宫这座宫殿的功能主体,也就是孕育人类胚胎种子的土壤---子宫内膜中发生的故事,重点落在子宫内膜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上。

中集主要讲述形成子宫这座宫殿的墙壁中发生的故事,重点落在常见的妇科肿瘤----子宫肌瘤上,谈谈这一躲不掉、大不了的问题。

下集主要讲述子宫这座宫殿的城门,也就是子宫颈上发生的故事,重点落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预防上,包括宫颈癌疫苗的应用。

很抱歉节目开头小一段有些压抑,在说到我12岁时母亲去世的时候,我差点没有控制住情绪,恳请大家不要认为我在消费苦难。是的,我很喜欢讲故事,很多事经历时刻骨铭心,但写出来可以云淡风轻。然而,每次说到母亲离开,即使时间已经过去30多年,我依然难以自已。

感谢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制片人田丰歌、编导刘平及其团队的辛苦工作,让我能在权威平台讲述子宫故事。

感谢北京协和医院和妇产科的前辈和同仁,感谢导师郎景和院士的教育和培养,让我能有专业底气讲述子宫故事。

还要感谢4年前为我拍摄《中国梦365个故事---致母亲》的北京电视台李明导演团队。我很喜欢这个短片,因为它回答了我常常被问到的三个问题:1. 为什么会做医生?2. 作为男性,为什么会当妇产科医生?3.近年为什么热心女性健康科普?

对第三个问题,我想再解释一下。因为,这也是我近几年周末奔赴各地,向不同人群讲述《子宫故事》的和原因和动力。

尽管家人曾经告诉过我母亲患的是妇科肿瘤,但具体是什么肿瘤并不清楚,多年以来我也回避去想这个问题。直到2012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躺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门前的草坪上,以一个工作了20多年的妇科专家的视角,对母亲的病情进行了回顾诊断。我觉得应该是子宫内膜癌!这种病如果发现得早,是不太会致命的。这让我的思想发生了一些改变。

我原来总想尽可能多地看病人和做手术。但我逐渐觉得,如果能让广大女性了解妇科疾病或者肿瘤的一些特殊征象而早期就诊,就有可能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甚至预防,社会效果可能更好。

于是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作为北京科技新星和协和学者特聘教授,我将重心转到了医学科普,先后在江苏卫视《万家灯火》、北京卫视《养生堂》等栏目录制健康节目,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健康时报》、《生命时报》等发表系列科普文章,还和前辈向阳教授一起主编了《协和名医谈妇科肿瘤》,成为畅销和长销书。

其实我更希望女性在没有得病的时候就关注健康和关注自己,于是我萌发了写一本适合正常女性或只有轻微不适的女性阅读的科普的想法。我喜欢古体小说,于是我借鉴评书的方式,撰写了一套112回的章回体医学科普《子宫情事》,荣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健康中国十大科普图书和中国健康科普创新大赛十佳科普图书。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但是坦白地说,作为临床医生,科普工作虽然很费时间和精力,却不太会给专业晋级和同行评价加分,甚至还有不务正业之嫌。然而,我愿意!因为,每一张病床上的女性患者,后面都是一个家庭,说不定身后就藏着像我当年那样的半大孩子!母亲去世带给我的痛,让我从心底希望更多女性能了解健康知识,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而不要拖成晚期患者!

尽管是作为妇女节特别节目播出,但《子宫故事》并非仅仅呈献给女性,它的对象是所有关爱女性的人。丈夫可以帮妻子、帮母亲、帮女儿看;儿子可以帮妈妈、帮奶奶、帮女朋友、帮阿姨看。是啊,如果30年前,母亲或者亲友能看到类似的节目,能了解一些医学知识,能给她提个醒,她应该不会那么早就离开……

最后,希望这三集《子宫故事》能帮助女人认识自己,能提醒男人关爱女人。让更多女性拥有健康,让更少家庭留下遗憾---这是我2018年妇女节给阿姨和姐妹们的祝福。

如果您能有时间,请关注收看;如果您没有时间,请告知亲友。我和他们一起感谢您。

【妇女节特别节目《子宫故事》将于3月6日(周二)、3月7日(周三)和3月8日(周四)下午18点07分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每天一集,共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