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超人:高龄二胎妈妈亲述孕期故事

作者:北京协和医院 2018-04-23阅读:3907次

看着眼前聪明、健康的一对儿女,我不禁回忆起孕育两个小人时的点点滴滴。

多年前我在做过甲状腺和甲状旁腺部分切除手术,术后被确诊为甲状腺恶性肿瘤。大夫告诉我要终生服药,以代偿自身缺失了的甲状腺激素和甲状旁腺素,每个月要到内分泌科随诊,及时调整服药量。

大夫还建议我五年后再考虑怀孕生产事宜,因为甲状腺激素对母体和胎儿都至关重要,甲状腺激素异常可能导致孕产妇的流产、早产、胎盘早剥、先兆子痫、充血性心力衰竭,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智力发育迟缓、甚至死胎,新生儿智力低下、痴呆、步态不稳、听力障碍等严重后果。

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专家们的后续治疗与监控下,我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术后三年就被允许受孕。但除了正常的产检外,我还要接受更加严密的内分泌科检测,平均每两周查一次甲状腺相关指标,以便根据孕周增加及时调整服药量。幸运的是,在协和产科、内分泌科专家们的配合下,我顺利地诞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婴。经过两年的亲自抚养,我们的女儿渐渐长大,我和先生下定决心再次开启新的孕育之旅。

此时的我经历了亲自抚育婴孩的艰辛,身心异常疲惫,加上年龄更大了,这次高龄二胎的孕程对我这位甲状腺术后患者来说注定是一次挑战。

我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是妊娠期糖尿病。孕中期产检糖筛检查时,我喝完50g葡萄糖水后的血糖指标略有超标。后来75g葡萄糖糖耐量测试中,血糖指标都贴着标准范围的上限。这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我还向医生介绍,“以前也这样过,没事的,不用再做后续检查了。”

经验丰富的产科周希亚副教授不这么认为。她解释说,我已经是高龄产妇,身体状况和三年前又不相同了。无奈之下,我接受了糖耐量的后续检查。喝下200ml葡萄糖水时,感觉嗓子眼像立着厚厚的门一样,无论如何也打不开,硬是凭借意志力吞了下去,喝完眼泪不住地流。被周希亚说中了,我这次检查未通过,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妊糖症对孕妇和胎儿都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增加了胎儿流产、宫内发育迟缓、畸形、巨大儿、低体重等各种疾病的几率,还容易引发多种新生儿并发症,如胆红素血症、呼吸窘迫综合症等,产妇和胎儿今后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大大增加。这让我相当紧张。

周希亚医生把我介绍给马良坤医生。第一次推开马良坤大夫诊室的门,看见她笑盈盈地向我问候,我的焦虑立即烟消云散。马大夫鼓励我,“妊糖症并不可怕,只要健康饮食、适当锻炼,绝大多数的孕妈都不会被它困扰。”根据医生的建议,我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管住嘴,迈开腿。

马大夫又把我介绍到营养科刘燕萍副教授的门诊。刘大夫对我进行了详细的一日三餐及加餐的营养摄取指导,告诉我科学的饮食要每日少食多餐,每餐进食的所有食材要按要求称重、计算、换算,要少吃甜食,尤其不建议外出就餐。每餐烹饪前后要对我的食物进行逐一过秤,精确控制我的糖份、油脂等的摄入量,又确保母体和胎儿生长所需要的足够营养。

这让我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吃饭了,感觉这三十多年白活了,连基本的生存技能——吃饭都没搞明白!关键时刻,父亲成为我坚强的后盾,承担下了饭前称重、计算、换算的技术活,保证了我的科学饮食。整个孕期我积累了厚厚的一大摞饮食记录单,上面还有刘大夫的圈圈点点,如今想来也是一份历史的见证。

不幸的是,调整饮食并没能让我的血糖稳定住,血糖指标仍然固执地在上升。我开始向内分泌科专家寻求解决之道,在连小兰教授的指导下,我开始依靠注射胰岛素抑制体内血糖的升高。每天除了要记录每餐饮食内容,还得在餐前注射胰岛素,扎手指监测血糖值,以供医生指导胰岛素注射量。

运动也成为一项功课。我坚持每餐餐后走步两小时,天气好时在户外走步,天气冷或者空气质量太差时在家中绕圈,每天一共运动超过六小时,步行五公里。时至初冬,我也进入孕中晚期,为了不让血糖超标,我几乎不敢吃肉类,连青菜都以凉拌为主。

大夫们都为我的清淡饮食和大量运动动容,为了防止矫枉过正,保证孕期营养,医生稳步增加我的胰岛素用量,从每天一次逐步加到每日三餐前,并嘱咐我保证蛋白质摄入。经过调整胰岛素剂量、规范饮食和坚持锻炼,我的血糖指标逐渐趋于良好。那时我的生活作息是这样的:

本以为在医生和我的共同努力下,妊娠糖尿病被控制住了,只等瓜熟蒂落迎接孩子出生了,可意外又发生了。

刘燕萍大夫怕我维生素D摄入不足,这是妊糖症患者的常见情况,为我开了维生素D检查。结果却恰恰相反,我体内的维生素D严重超标,高到检验科大夫亲自给我打电话咨询情况。原来我在手术中切除了甲状旁腺,自身钙磷代谢需靠服用优甲乐、钙片和维生素D药物来维持稳定。孕期母体需要供给胎儿发育必须的钙质,对钙的需求大大增加,这是导致我维生素D水平急剧升高的原因。维生素D超标可能导致高血钙症状,造成胎儿头骨过早闭合,新生儿生长迟滞、智力低下、脸型怪异和主动脉瓣闭锁等问题。到底什么才是合适的维生素D和钙摄入量,对我来说涉及产科、营养、甲状腺、骨代谢、糖代谢、儿科的问题,相互牵扯、相互影响。

经过产科全科的讨论,马良坤大夫建议我住院,在全院大会诊下确定治疗方案:“针对你的情况,我们该成立一个专门的医生组为你诊治,门诊暂时条件不够,我们建议你办理住院接受全院专家大会诊。”我的泪水在眼中打转,有为我和宝宝的生命安全费尽心思的医生团队,我们是多么幸运!

对肩负抚育两岁半女儿的我来说,住院的困难太大,于是马良坤大夫建议我去儿科就维生素D超标问题请教专家。我有幸遇到了丁国芳教授,她专业地向我介绍了婴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和最大的可承受范围,为我列举了一些类似案例,告诉我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目前适当减少维生素D的摄入量,产后及时对新生儿进行监测和干预,应该不会对胎儿和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有了儿科专家的指导,住院计划得以取消。产科慎重起见增加我做胎心监护的频率。很幸运,虽然母体的问题多多,但腹中胎儿非常健康。想到腹中正在茁壮成长的小宝宝,我感觉再多的苦难都能承受。

终于在猴年春节前夕,我们迎来了儿子的出生。孕37周时,马大夫安排我入院,准备接受剖宫产手术。住院后,曾经在门诊为我诊治过的大夫们一一来到病床前看望我,为我加油,给我力量。协和医生们像亲人般关心我,我的心里总有一股暖流,更添了信心。

经过产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儿科、麻醉科、检验科等的大会诊,医院决定在孕38周时行剖宫产术。那是羊年腊月二十七的早晨,我接受当天第一台手术,早早地被送进了手术室。虽然已经是三进手术室了,我的内心仍然忐忑不安。麻醉师王瑾从脊椎处向我注射事先计算好剂量的麻醉剂,麻醉起作用后,产科医生开始为我行剖宫产术。

麻醉师就站在我身边与我聊天,询问我的身体状况,向我报告手术进程。我听见产科大夫说准备娩出胎儿了,紧接着就听到了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护士把小生命抱到我面前,屁股近乎贴在我脸,让我牢牢认清刚刚诞下一个男婴,我没能看清孩子稚嫩的脸庞,于是请麻醉师帮我拍一张小宝贝的照片,王大夫欣然接受。看着手机里宝贝的第一张照片,听着他稚嫩的啼哭声,我的心都融化了。九个半月的苦苦期盼,执着坚守,都在这一刻所融化。

儿子产后被送往儿科重症监护室进行观察和监测,我在猴年的大年初一先于儿子出院。虽然产后一直未能见到爱儿,但我们有母乳相连。我的先生每天两次去医院送母乳,他俨然成为我们的送餐员。当我们与爱儿重聚时,他已是个健康的小婴孩。

产后两个月,我再次拿着各种检查结果去见各个科室的专家,各项指标令人满意,糖尿病症状也消失了。产后的门诊更像是探望亲人,因为我们曾一起并肩战斗,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从因为自身疾病暂时不能孕育生命的遗憾,到冒着风险勇敢的迎接两个新生命的勇气;从对妊娠糖尿病的无限担忧,到坚持饮食、运动、打针吃药各项医嘱做满分孕妈妈,我的心路历程太长。在困难面前,我选择相信科学、相信医院,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没有失去成为母亲的信心。如今我的女儿已经五岁,儿子已经两岁。

女儿一岁多的时候,我们曾去厦门鼓浪屿旅行,参观了林巧稚纪念馆。我指着林先生的雕塑对女儿说,“我们要感谢林奶奶,你就是在林奶奶工作的医院降生的。是她带领着一代代的产科医生用智慧、爱心和真诚迎接了无数婴儿的降生,这其中也包括你。”女儿很认真地对着林奶奶的雕塑说了声:“谢谢林奶奶!”我们的儿子有幸也协和诞生,无论孕期遇到何种困难,协和的内分泌科、营养科、儿科都能随时给予我们指导和帮助,没有协和就没有我健康、聪慧的一对儿女。

北京协和医院傅谭娉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