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排卵的药物怎么用才对?妇科医生告诉你

作者:陆医生说备孕 2017-07-08阅读:548次

促排卵药物是把“双刃剑”,用好了会让渴望做妈妈的女士们梦想成真,而擅自乱用则会导致多胎妊娠,严重威胁胎儿和产妇的健康,所以规范使用促排卵药物才能让准妈妈们更安全。

这是来自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的权威促排卵药物使用规范。如果您正处于备孕的状态,这篇文章可以帮助您快速了解促排卵药物和使用注意事项~

促排卵治疗目标

促排卵是根据女性有排卵或无排卵的类型及医疗干预的目的,希望得到多个成熟卵子。卵巢刺激分为诱导排卵控制性卵巢刺激

促排卵治疗由于干预了单个优势卵泡生长的生理机制,是超生理性的,既可用于排卵正常的女性,也可以用于无排卵女性,是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和促进辅助生殖技术及其衍生技术发展的基础。

诱导排卵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有生育要求但持续性无排卵或稀发排卵的不孕患者;

2.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

3.黄体功能不足;

4.其它,如配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的卵巢刺激、不明原因不孕症、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等。

慎用情况:

1.原发或继发性卵巢功能低下;

2.血栓栓塞家族史或血栓形成倾向;

3.患有性激素相关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治疗前后。

禁忌症

1.高促性腺激素性无排卵;

2.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或发育异常;

3.双侧输卵管阻塞/缺失;

4.急性盆腔炎症或者严重全身性疾病不适合妊娠者;

5.对卵巢刺激药物过敏或不能耐受者;

6.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7.男方无精子症,非供精助孕周期。

控制性卵巢刺激适应症和禁忌证

适应症

具备实施试管婴儿及其衍生技术指征并排除禁忌证的患者。

慎用情况:

1.原发或继发性卵巢功能低下;

2.血栓栓塞家族史或血栓形成倾向;

3.患有性激素相关恶性肿瘤治疗前后。

禁忌证:

1.严重的精神疾病、泌尿生殖系统急性感染期、性传播疾病活动期;

2.有吸毒等严重不良嗜好;

3.子宫不具备妊娠功能或严重躯体疾病不能承受妊娠;

4.原因不明的子宫出血;

5.对COS药物过敏或不耐受者。

促排卵相关药物

(1)抗雌激素类药物:克罗米芬

克罗米芬主要成分为枸橼酸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2)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

(3)促性腺激素(Gn:Gn类药物分为2大类:

1. 天然Gn:天然的从绝经妇女尿中提取的Gn(HMG、uFSH);从孕妇尿中提取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uHCG)

2. 基因重组Gn:重组FSH(rFSH)、重组LH(rLH)和重组HCG(rHCG)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1.GnRH激动剂(GnRH-a):为合成类药物,有长效和短效两种剂型

2.GnRH拮抗剂(GnRH-ant):垂体GnRH受体竞争性结合,直接抑制垂体Gn释放;抑制作用为剂量依赖性

促排卵治疗的监测

(一)B超监测

① 在COS前患者必须进行一次B超检查了解卵巢基本情况,明确无促排卵禁忌证。

② 促排卵前须了解子宫的B超声像基本情况。

③ 促排卵过程中观察是否出现输卵管积液。

(二)常规激素测定

① 血清E2水平: 血清E2水平与生长卵泡的数量及其生长速度相关。

② 血、尿LH水平: LH水平是对排卵时间的评估,注意几个重要时间点的测量。

③ 血FSH水平: FSH水平在卵巢刺激中的监测意义主要在于监测血中FSH代谢情况。

④ 血孕酮(P)水平: 主要用于卵泡晚期评估是否出现卵泡的黄素化以及P在体内的转化情况,协同其他相关指标确定HCG的注射时间。

⑤ 其他激素指标: 如AMH、抑制素B(inhibin B)等。

(三)其他监测方法

宫颈评分一般从月经周期第10天起,视卵泡生长情况进行宫颈口开合、拉丝度、羊齿状结晶观察。未产妇子宫颈外口在围排卵期会扩张,典型者呈“瞳孔征”。

促排卵药物治疗的不良作用

(一)增加多胎妊娠及其相关母婴危险

• 多胎妊娠孕产妇妊娠剧吐、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贫血、剖宫产、产前及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等孕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

• 早产和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成倍增加,导致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出生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颅内出血等发生率也数倍甚至十数倍于单胎妊娠,

• 新生儿死亡率显著升高,存活下来的新生儿此后的体格发育落后,心理发育障碍风险增加。

(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随着促排卵药物应用的增多及近年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OHSS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多发生于使用Gn促排卵联合HCG触发排卵的易感患者或合并早期妊娠者。OHSS根据发生时间可分为早发型及晚发型。

(三)相关肿瘤

药物刺激卵巢与卵巢肿瘤、乳腺癌、生殖道肿瘤和激素依赖性肿瘤发生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但在临床应用促排卵药物中需警惕可能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