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学》:打开心灵枷锁,点亮不一样的生命之火

作者:知心堂 2017-08-30阅读:1906次

《心理成长学》:打开心灵枷锁,点亮不一样的生命之火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一些新的心理学科或边缘学科渐渐兴盛起来,先后走进人们的生活。国内比较著名的有成功学、性格学、催眠学、神经语言程序学(NLP),等等,主要研究人的性格分类和匹配,以及开发潜能、精神激励和解除困扰等方面的课题。这些学科的诞生推动了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事业的繁荣发展。

《心理成长学》:打开心灵枷锁,点亮不一样的生命之火

然而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总是那么令人满意。或许是因为过多地关注了问题的表象以及方法和技术的层面,而较少关注到人格成长的缘故吧,所以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问题今天解决了,明天又出现;这一部分解决了,另一部分又出现;在咨询室里解决了,回到家里又出现。甚至还会出现小品里调侃的情节:病人好了,医生病了。

除非能帮助来访者认识自我实现成长,否则心理咨询就将失去它的价值和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确定了以“实现心理成长”作为心理咨询的理念和方向。我们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为自己的心理成长负责。

在个案咨询中,我们最关注的不是来访者的问题和困扰,也不是“消灭”问题的方法和技术,而是来访者的心理状态和人格水平。问题和困扰是线索,方法和技术是工具,我们的工作是运用工具透过线索去了解这个人内在的特点和状况,找到症结所在,然后徐徐引发,帮助他逐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最终实现人格完善和自我成长。这样不仅问题可以得到根本解决,而且还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心理成长学》:打开心灵枷锁,点亮不一样的生命之火

我们提出心理成长学的概念,其实是基于一个特别简单的假设:人的大部分心理困扰,表面是由许多外在因素造成,其实主要还是源于内心的不够(或不愿或不能)成长造成。如果内心得以成长,困扰和问题就会不治而消;否则,即使没有那些外在的干扰与影响,也一定可以找到另外的理由让自己过得不好。

循着这条线路,我们在实践中发展和改造了一系列心理学技术,总结了一套心学理论,开发并完善了一套心理成长辅导与训练课程。经过理论和实践不断地印证和打磨,终于形成了一套比较清晰的理论脉络。我把它叫做“心理成长学”。

心理学有一门分支学科叫成长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成长学和成长心理学最大的区别在于,成长心理学研究的是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它属于心理学;而心理成长学研究的是心理成长的现象与规律,它与心理学有很大交集但又自成一体。成长心理学研究的心理规律是相对静态的,心理成长学研究的成长过程则是相对动态的。

《心理成长学》:打开心灵枷锁,点亮不一样的生命之火

心理成长学主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比如说,何为成长,何为不成长;为何成长,为何不成长;成长如何,不成长又如何;成长与不成长有何表现;如何由不成长变为成长以及如何实现成长等等诸如此类。因为心理成长学研究的是“心理”的成长过程,所以我们不得不用自己的语言把人的“心理世界”重新作一番描述和解释。其中还有一部分研究潜意识的理论是站在弗洛伊德的肩膀上发展出来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有的人只是希望我能直接告诉他怎么做可以摆脱困境,而且要马上,毫不费力地完成,就像神话或童话故事里描写的那样,只要摘下一片花瓣,或者念一句咒语,或者挥一挥魔法棒,奇迹就能立刻发生。

很遗憾我们没有这样的神力,无法让问题瞬间消失。我们只能告诉求助者问题有可能出现在哪里,怎样才能让事情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其余的都需要他们自己去完成。如果当事人自己没有努力的意愿,我们其实很难真正地帮助到他们。为了让求助者明白自己的责任,我们还提出了“人格自教育”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心理成长学》:打开心灵枷锁,点亮不一样的生命之火

我们借用了一些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来帮助实现心理成长,比如认知、行为、故事、绘画、释梦、心理分析、催眠、放松,等等。当然都不是照搬和抄袭,都重新作了定义、修正和组合,使它们比原来更浅显易懂,更简单易行,更富有成效。有的还给它取了新的名字,比如:“无极催眠法”、“系统反馈法”、“自主平衡法”、“直觉领悟法”和“元呼吸”,等等。当然相比于思想,方法是次要的。思想要是对了头,方法其实很多,怎么做都可以。思想要是走进死胡同,方法再好也不管用,甚至起到反作用,让事情变得更糟。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我什么方法都试过了,都没有用,我该怎么办呢?”这些人可真是执迷不悟。既然试过很多方法都没用,说明可能不在于方法,可他们竟然还是苦苦地寻找方法,以为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就能马上解除困扰摆脱苦恼。殊不知困扰一旦形成就已经不能轻易化解(否则就不叫困扰)了,只能与之共存,并对它进行深刻的分析和全面了解。只有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才有可能借由困扰找到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心理成长学》:打开心灵枷锁,点亮不一样的生命之火

而解除困扰的关键是人,不是方法。有些事情看似简单,但是有的人就是做不到。即使做到也不能保持长久,很快又会恢复原状。即使能够坚持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这是当然的。心理不成长,困扰就永远不会消失。

所以心理成长学不以研究问题或寻找方法为根本,而以促进人格发展和心理成长为己任。其目的就是增强心理素质,提高人格水平,实现自我成长。心理素质增强了,人格水平提高了,自我开始成长了。事情就会自然向好的方向转变。

心理成长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回答“怎么办”,而是“怎么了”和“为什么”。通常后面两个问题清楚了,前面那个问题也就清楚了。事实上“怎么办”的问题并不应该由他人来回答,因为没有人可以为此负责,除了当事人自己。

《心理成长学》:打开心灵枷锁,点亮不一样的生命之火

心理成长学的主要目标不是帮助来访者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帮助人们实现心理(或人格)的自我成长,增强心理素质,提高人格水平。它不是世界观,也不是方法论,它是君子之学,适合有君子之才并且有君子之志者修习。如果不想提高自己的人格水平,只想让问题消失或使事情改变,那么很遗憾,心理成长学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或许会令他们失望。

“怎么办”的问题常常使我陷入两难:不回答,于情不忍;回答,于理不符。我只好心平气和对他们说:别着急,别着急,我们来研究心理成长学……

《心理成长学》:打开心灵枷锁,点亮不一样的生命之火

有朋友说,你只要说一说心理成长大家就都明白了,为什么后面还要加个“学”字呢,感觉怪怪的。这事儿我还真得好好解释解释。虽然我们研究和表达的东西并不高深,都很下里巴人,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都能听懂,但不可否认心理成长的确是一门学问,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的规律和逻辑,需要潜心修习方能有所收获。当然,加个“学”字也是为了让理论听起来更高端,更有系统。那样在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宗立派,自封掌门人或创始人了。

欢迎阅读、评论、转发、分享!欢迎关注知心堂!知心堂与您共成长!

作者简介:关心,知心堂创始人,首席心理咨询师,心理成长学创立者,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潜心研究心理成长学二十余年,善于解析各种心理问题,化解各种心理矛盾,著有心理杂文集《生命在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