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直有一个误解,认为“心理”就是“心里”。这是我看完电影《心理罪》之后的最大的感想。心理学专业的同学自嘲时,千万遍都讲不腻的老梗就是总遇到他人问自己:「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好像大家觉得「“心里”想什么」就是「心理学」。《心理罪》又一次揭了我们心理学人的这块伤疤。
「读心」本身并不假,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读心」的能力。
一个小孩子站在糖果店门口,一脸专注地看着琳琅满目的彩色糖果,我们能够读懂她的心。
一对吵架的情侣,争吵过后分道扬镳,女生蹲着街角掩面而泣,我们能够读到她的心。
这种「读心」在心理学中我们叫做「共情」。所谓共情,简言之就是感同身受。我们每个人都有对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甚至可以说是本能。
更准确地说,我们读的其实并不是「心」,而是「情绪」,能够与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的根源在于我们同为人,有共同的情绪和情感。悲伤时流泪、欢乐时大笑,这是全人类共同的表达方式。
表面上我们是分别的,我们长得不一样、口音不一样、说话风格不一样、行为模式不一样、经历不一样(记忆不一样),就像各自孤立的水井;可是追溯到地下的水源,我们井脉相连。
心理学,研究的是这个水源的规律。
「读心」的过程不是从水源发现水井,而是从水井追溯水源。
在电影《心灵捕手》中心理咨询师桑恩对男主角有一段话说清了这个道理。
男主角因为在咨询室看了桑恩的画,就想学方木表演「读心术」,开始对咨询师桑恩评头论足,戳穿他的孤独、他的丧妻之痛,这当场就激怒咨询师桑恩。
在湖边桑恩告诉男主角:「你看了我的画,就认定了解我?你把我的人生撕裂了。」
「谈艺术,你可能会提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琪罗,你知道很多。但是你不知道西斯廷教堂的气味,你从没站在那儿观赏美丽的天花板。」
「谈论战争,你会引用莎士比亚的话:“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接近过战争,从没把好友的头抱在膝盖上,看着他向你吐出最后一口气,向你求救。」
「你是孤儿,你想我会因为看过《雾都孤儿》就知道你的日子有多苦,你的感受怎样,以及你是谁吗?」
「我不能靠任何书籍认识你,除非你谈你自己,谈你是谁。」
这是心理学。深入细致地了解井口才能追溯水源。
所以,在现实世界里,如果我们看到他人的一个细节,一个小动作,一个旧物的摆放,就断定对方是「念旧的/粗心的/深情的/无情的/自卑的」,那场景不会像《心理罪》的方木一样神奇而帅气,只会像《心灵捕手》的男主角那样,傲慢且无礼。每个人的水井都千差万别,你哪敢凭井边的青苔加上你自以为「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就断定他人内心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