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有很多可能的起因,包括大脑激素、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基因易损性,遗传,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以及药物滥用问题。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是这些因素中的部分或全部共同作用导致了抑郁症。
郁症的原因就是因为童年创伤所导致的无法体验真实的自己,情感与真实的自我由于创伤的缘故没能得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当假自我(即围绕着父母与外界的需要而发展出来的而非孩子真实的感受与需要发展出来的)因为现实的挫折瓦解之际,抑郁几乎就会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所以得了抑郁症不是因为性格不好、意志薄弱,只是我们的大脑(有生物基础)生病了,有别苛责自己,给自己更多宽容。
什么人才会自杀成功?这个命题很精准哦!不是自杀,而是自杀成功。后者意味着这样一种状态:无论现实还是心理层面,都与外界完全失去连接——也就是真的没有任何接近的人(没有人知道他/她的抑郁状态,同时即使有,当事人会主动拒绝和回避和他人相处和联系)、真的什么都“不在乎”(不在乎自己、别人、世界上的一切人事物)……如果你曾有过类似体验也不用忧虑或得意——真正沉浸在抑郁情绪自杀成功的人,不是几个瞬间有这些感觉,而是经年累月地这么搞,所以你会看到很多遗书会这么写:“我真的太累了…”或者“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真话,没人受得了长时间这么煎熬!
再说说怎么样的人才可能陷入这种处境呢?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是:无价值感。极其底层、从内心深处涌现的、如同背景色调似的无价值感。它不是人人都体验过的,那种某件事没做好、失去某些在意的人事物时那种暂时和局部的挫败沮丧悲哀,而是渗透在整个生活中、就像渗进皮肤的纹身颜料那么难以剔除的状态,又像戴着一副以“无能”做镜片的眼镜,往哪看都没用、都只能看到“无能”这种结果…这种状态形成的机制涉及到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再展开篇幅太大就不细说了。形成这种无价值感的关键词是“底层”——心理结构的底层。放到一个人的身上,对应的是人生最早期的心理发展基础、早到需要追溯到婴儿阶段。大体来说越早期被暴露在被忽视、不安全、不被爱不被照顾的养育环境里,成年(甚至到不了成年)后,这种无价值感就会越深越强。
其实在心理治疗领域,所谓“抑郁症”不但是treatable,简直就是cureable的。当然也无法逆天到违背正态分布规律——也就是说总有人神仙难救,也有人不治而愈,处在中间的,只要找到好治疗师,走出来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而已。心理治疗的下限是:处在自杀行为边缘、以及一小部分还愿意接受帮助的坚定的自杀者,再糟糕的,我们也力有未逮了。
而更善待自己、善待生活的方式是:倘若当你感觉不适,请及早寻求专业的诊断和帮助。就像口渴了要喝水,骨折了要养伤,抑郁症作为一个生理、精神可见的疾病,它值得你认真地给它一剂药方。
抑郁症来了,生命的活力被剥夺,就是让我们别动。一动就错,多动多错,那干脆别动,什么也不干。抑郁症爆发的时候,自我和环境的矛盾肯定不是一两天了,主动适应和调整没有结果,身体就以抑郁症的方式死机,强迫你去休息,强迫你面对自己的内心,与自己独处。好好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
在这个时候,如果抑郁症能得到重视和治疗,对自身是很有益的。我们直面内心,暂时摆脱外界环境。在亲友和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放松休整心情,或者干脆换个环境。解决了自身与环境的矛盾,以后的生活会是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