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透视亲子关系:你的孩子,其实你并不懂他!

作者:营未来 2017-06-28阅读:498次

最初见到杨赛时,我觉得对孩子来说,她更像一个大姐姐。

2015年首师大心理学研究生毕业时,她的同学大多数选择去学校做一名心理学老师,而她却选择了营地教育,在做了十商提升夏令营的营长

杨赛

心理健康教育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职业生涯规划师

营未来合作伙伴青青部落夏令营营长

对一个刚毕业的女孩子来说,选择这个行业,有点冒险。

她说,在学校做心理学老师,评价你课程成果的是教务主任,而不是孩子和家长。

在研究生期间,赛赛接触到了积极心理学,立刻爱上了她。积极心理学以团队辅导的形式,加入体验式活动,传递关爱、团结、幸福、希望的正能量,非常适合参与夏令营的孩子。

孩子独立参加一场一周左右的夏令营,在离开父母的环境中,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下,孩子更能表现一个真实的自己,这个真实的孩子往往出乎家长的预料。

赛赛和其他营地导师会根据每一个孩子做活动的特点,观察分析孩子性格和行为特征,找到亲子家庭关系中的一些症结,并反馈给家长,作为亲子关系改善的依据。

有一个营员小可,第一次参加夏令营时九岁半,非常可爱,妈妈送他来夏令营的时候他表现得非常乖,像一只温顺的小绵羊。然而,第二天他就开始和室友打架,如此大的反差,让赛赛营长觉得很好奇。

入营的第一天小可晚上怕黑,不让室友关灯,而室友关掉灯之后还故意开玩笑说有鬼,小可却认真了,要和室友打架。第二天去打真人CS,有一个营员腿磕破流血了,其他的营员都围过来,帮助他包扎伤口。而小可却跑到流鼻血的营员面前幸灾乐祸地说:“活该、活该,你流血了……”

前来调解的营长为他为什么,小可还很无辜地说:“我没有主动招惹他,只是告诉他他流鼻血了,我是要安慰他的。”

当天晚上,赛赛就和小可的妈妈沟通:因为这已经影响到孩子的人际关系,小可在夏令营中没有朋友。

妈妈告诉赛赛,夏令营之外的生活中,小可也几乎没有朋友,她也试着做了很多努力,请小朋友到自己家来玩,和别的家庭一起约着出去玩,都不奏效。这让妈妈很困惑,因为她眼中的小可一直是乖巧可爱,没理由没朋友的。

另外,还有一个令妈妈很头疼的问题:学校老师常常向她告状,在学校小可经常和其他的孩子打架。每次接到老师的电话,妈妈的心总是悬着,提心吊胆的。

赛赛和家长深入沟通之后,了解到在家庭中,爸爸对孩子很强势甚至有点暴力倾向,而妈妈的态度却很温柔。这样孩子就模仿了父母的两个特征,家里家外表现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

赛赛给小可父母解释,在面对孩子时,父母一个人唱红脸一个人唱白脸的时候,孩子是极度没有安全感的,只有当父母规则一致的时候,孩子才能根据明确的规则,对行为作出调整,孩子才会有安全感。

在后几天的夏令营中,营地导师对孩子做了更多的引导,夏令营结束后,小可的父母也根据赛赛营长的反馈和建议做了一些调整。

第二次再来的时候,小可有了自己朋友和玩伴,夏令营之外孩子也不再那么孤独了。赛赛再和小可深入沟通时,发现小可已经有了一套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

夏令营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现金流游戏,游戏中让孩子最大限度地模拟人生,很注重对孩子心智的引导,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让孩子体验游戏理解投资理财的概念,更多地是让孩子分享如何对待机会,是否能主动把握机会,主动寻求机会。(现金流趣味游戏活动见文末)

在模拟人生中会涉及到结婚、生子、失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比如生子这个环节,营长会引导孩子去想象:孩子是什么样子,孩子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改变。游戏中生子是随机的,生一个还好,如果是两个、三个,生子就是直接导致破产的原因。

营长就会引导孩子去联想现实生活中,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爸爸妈妈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有了你,你的出现使爸爸妈妈的整个生活改变了。父亲在外面打拼,母亲照料自己实为不易……

在夏令营中营长和辅导员也会用到很多心理学的工具,引导孩子把内心的想法投射到工具上,通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解析,分享出来,有时候孩子自己也觉得很惊讶。

比如下面这张图片:孩子可以指着图片中的序号,随意说自己更像那个小人,帮助孩子发掘心中的秘密,更好地认识自己。(如果您愿意试一试,可以让孩子指出他像图中那个孩子,在评论区留下编号,与我们的心理老师互动)

杨赛老师举了夏令营的一个例子,某次夏令营的一个营员指着图中13说像自己,杨赛老师就引导孩子分享出自己的故事。

他讲到自己小时候被车撞过的经历,孩子觉得车祸只是一个经历,至于有多么大的痛苦,孩子已经完全忘了,车祸之后孩子觉得自己变得更加勇敢了。但是,杨赛老师晚上和孩子妈妈总结沟通的时候,无意间说到车祸经历,妈妈听了之后情绪激动竟呜咽起来。妈妈没有想到孩子会这么淡然,因为车祸的阴影在妈妈心中一直无法抹去,车祸给孩子造成的痛苦,令妈妈很是自责,听孩子说车祸后变得更勇敢了,压在妈妈心口的多年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变得释然了。

有时候,我们并不能完全了解自己,更不用说弄懂孩子的真实想法了!那个真实的孩子什么样子?让他离开您一段时间,独立生活,或许会看得更清楚,那时您也随孩子一起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