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是源自于不同阶级,不同背景的个体生命体之间的相互对比,在这个上面起作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生活的贫困与富有,人脉的狭窄与广阔,知识的缺失与丰富,和家庭的破碎与和睦等等。自卑不是凭空出现的,只要有一项对生命途中有利的技能在不同的人身上得到体现,那么自卑的情绪自然而然就产生出来了。
我给大家想出了一道有意思的思考题目,但是有言在先,此题目无关社会品德和人文伦理的考量。
题目是这样的:地球上假设只有两个人了,他们居住在地球最遥远的两端的独立小岛之上,他们永远无法知晓对方的存在,并且一直认为这颗星球上面仅有自己一个人类。然后他们两个的具体情况是完全相反的:a先生生活十分困苦,住在不管刮风还是下雨的破屋子里面,没有一件得体像样的衣物,夜晚没有光亮用来照明,冬天没有暖气用来御寒,一直生活的恰似一个石器时代的人;b先生就与之相反了,他有一大片农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金碧堂皇的大房子里面有专门的衣橱和书房,每天晚饭后都会驾车去海边看落日。
最后问你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个权利,就是可以让这两座小岛互通,你是否愿意?
这里无非就只有两个答案,愿意,则两座小岛互通,某一天a先生和b先生将会相遇;不愿意,则保持原状,a先生还是一如往常与寒风斗争,而b先生也继续和夕阳做伴。
但是这是一篇关于自卑的稿子,那么我们就知道该站在什么角度来看问题了。b先生生活富足,就算相遇了a先生的确会产生一些其他好的坏的情感,能确定的是那绝对不是自卑。而在a先生身上能够充分得到验证的就存在自卑的心理了。
具体是怎么产生的,不再花过多的口舌来阐述了。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他曾经指出人从一出生就有自卑感,儿童依赖于身体强壮的成年人。相比起来,儿童感到极其的无助和虚弱,但是也从此激发起了从小追求力量的强烈愿望。阿德勒时期,他强调攻击和力量是克服自卑的主要手段。
从实际生活中来看,一个人的自卑感不会明显的展现在任何人的面前,在某一方面感觉技不如人,因而受到了一些评价后,也只能偷偷的像只受伤的小猫在深夜中默默的舔舐自己的伤口。自卑带给人们的消极影响是必然的,但是却不能将这种不必然当作了一直自卑下去的幌子,用来继续伪装在别人眼中的你,那只会让你一直自卑到底,最终在自己的生活里迷失自我。
既然清楚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短处,并且已经被别人因此来嘲笑讽刺过一次了,那种颜面扫地,羞愧无比的场景你还想经历一边么?攻击和力量是一种隐喻,并不是让你去提着椅子腿儿向比你优秀的人头上抡,只要你不是停滞不前,没有因任何人的尖酸话语和刻薄眼神而打到趴下,反而你用着自己坚定的目光和脚步,迎难之上,将一切迎面吹来的怀疑和质疑化作动力。这一路上,你不用和别人争论什么,不用较劲所有仅仅是暂时的事情,至于反击,那就用你的成功来狠狠的甩在他们无知的脸上吧!
自卑感是坏事吗?阿德勒对此矢口否认。事实上,要成其为人就意味着感到自卑。这对于一切人都是共同的,所以,他并不是懦弱或者异常的现象。实际上,这种情感是隐藏在所有个人成就后面的主要动力。一个人由于感到自卑才推动他去完成某些事业。在某人获得一项成就时候就能体验到一种短暂的成功感,但是与别人获得的成就相比较,有使他产生自卑感,这样就又激起他去争取更大的成就,由此反复有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