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认为某个人患了精神疾病是因为受到了精神刺激。比如失恋、失业、纠纷、意外伤害等等。小编身边就有一名女性朋友,因为丈夫外遇,受刺激后精神失常。可是还有很多人,虽然受了刺激仍活得很好,难道是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比我朋友的更强?研究表明:没那么简单!
小编用最具代表性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来谈谈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
1.遗传。医疗界大量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调查发现:遗传因素起重要甚至是主导作用。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亲属中患病的人数越多,患病的风险就越高。
2.神经发育。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与神经发育异常有关。易致病的基因和某些神经发育危险因素(如流感病毒)相互作用,使得胎儿大脑发育过程中出现神经病理改变,导致心理整合功能紊乱。但这种异常并不会即刻表现出来,而是随着人们进入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出现精神分裂症症状。
3.神经生化因素
多巴胺和五羟色胺
多巴胺和五羟色胺都是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医疗界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中枢多巴胺功能亢进导致,但这不能解释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如情感冷漠、思维贫乏等)。最新的研究显示,前额叶多巴胺功能低下可能与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认知缺陷有关。也有观点认为精神分裂症与五羟色胺的代谢障碍有关。
4.心理社会因素
目前尚未发现任何能决定是否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因素。虽然看上去是精神刺激导致了精神失常,但这种异常更多的是应激所致精神障碍,远达不到精神分裂症的强度。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可以诱发精神分裂症,但最终的病程演变常不受先前的心理因素所左右。
所以,精神刺激充其量是诱发因素,远不是精神疾病的决定因素。像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医疗界更倾向于遗传和生化等生物性因素,而不是精神心理因素。
版权申明:YUE健康系列内容,为触点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参考:《精神病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