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具争议的教育观点,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竟然没影响

作者:妮妮小屋 2017-09-15阅读:449次

史上最具争议的教育观点,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竟然没影响

01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本史上最具争议的儿童教育书籍——《教养的迷思》里离经叛道的教育观点。

这本书的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是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她曾撰写过多本关于“儿童发展”的大学教科书,畅销科普书籍,包括《基因与教养》以及这本《教养的迷思》。她是位独立的研究者,在演化、社会、发展心理学等领域深耕多年,见解独特。《教养的迷思》自出版以来,因其挑战传统认知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撼。

这本书第一版问世后,作者就被描绘成一个疯狂的激进分子和极端分子,观点被视做异端邪说,因为作者认为家长对孩子的人格不会产生持久影响,也不会对他们走出家门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1998年《教养的迷思》正式出版,它成为十多年来有关儿童发展与人格的最为畅销的心理著作。心理学家斯蒂芬.平克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对童年和儿童的看法并预测这本书将会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作者本来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抚养孩子这件事变得容易一些,让家长的压力小一些,但这个愿望并未实现。

家长们仍然沿用传统文化中那种教养方式,作者提出的一些善意的忠告,家长们完全置之不理,甚止连作者的女儿也是以传统观念来抚养孩子。作者自己都在感叹,怎样才能去影响自己的女儿呢!

讲了这么多,你想知道作者究竟写了什么惊爆眼球的内容吗?就像作者在自己那篇同名论文的开头所写: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长远影响吗?我们在考察了相关证据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02

作者朱迪斯.哈里斯认为儿童不是被父母社会化的。

在她看来,这本书只有两个目的,第一,改变你认为孩子的人格也就是性格,是由父母塑造而成的看法。第二,告诉你孩子的人格是怎样塑造而成的。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朱迪斯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不能决定孩子的人格?究竟什么是孩子的人格?

所谓人格,就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能力才干。

作者强调教养不是环境的同义词,把教养当成环境的同义词其实是一种自找麻烦。教养字面意思是“照顾”或“抚养”,是指除基因之外影响孩子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家长的教养方式。只是太多人把这个前提弄错了,把教养当成环境。

正如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父母受到高等教育,其子女也自然而然的在家长的督促和教育下大都受过高等教育。

美国前总统夫人希拉里.克林顿还总结了一些发展心理学精心设计的研究,强调如果父母对孩子充满爱心和关注,他们的孩子就会对家长产生安全感和亲近感,就会成长为自信、友善的孩子。

她认为如果父母与孩子交谈、倾听孩子的心声,为孩子读书,他们的孩子就会变得聪明活泼,在学校表现好;如果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他们的孩子就可能少去闯祸。

她还认为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苛刻,他们的孩子就会变得具有攻击性或焦虑,或二者兼而有之;如果父母对孩子诚实、友善和体贴,他们的孩子同样也会诚实、友善和体贴;如果父母没有为孩子提供一个完整的家,他们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多半也过得不好。

但作者朱迪斯认为:上面的假设不是公理,也不是公认的真理。它是我们文化的产物,是一个被大众喜欢的童话,教育的假设是一个无稽之谈。

03

作者朱迪斯从先天禀赋(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的DNA)上证明对孩子的人格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全部影响,后天教养(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却沒有任何影响。

比如说,婴儿一出生就有某些特质和某些行为倾向,有的孩子可能好动一些,有的安静一些,有的喜欢哭啼,有的喜欢笑。这些与生俱来的特质受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受每一个儿童特定环境的影响。

人格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天生的,一部分是环境造成的。天生的部分与孩子如影相随,在某种程度上,它影响孩子在每一个情境中的行为。环境的部分与某个特定的情境相关,它不仅包括在特定情境中学会如何表现的方式,还包括伴随这一切产生的与特定情境之间的情感。

比如说,移民的孩子在家里说母语,在外面说第二语言是很普遍的,让他们在新的国家呆一年时间,他们就很容易地在两种语言之间转换,就像我们在计算机上切换程序一样。迈出家门,按英语按钮;回到家里,按母语按钮。心理学家把这个过程叫做代码转换。

作者通过对生活中移民家庭孩子学习英文口音受环境影响的分析,认定过去很多发展心理学家觉得孩子是通过观察模仿自己的父母行为进行学习,尤其是观察和模仿同性的家长这种假设在现实中屡屡出现事实与假设并不一致的结果,由此判断出事实上孩子并不是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而习得行为。

04

教养假设认为父母将文化知识包括语言传递给自己的子女,为他们成为社会中合格的成员做好准备。

但事实上,很多没有文化的父母也培养出了在学习反应力上很棒的孩子。

尽管孩子在家庭中的学习,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规范,但实际上家中学到的东西与外面的世界是两个层级,并不相关。

虽然在人格方面,孩子与父母看起来很相像,这是因为他们继承了父母的基因,其实不过是父母和孩子同属于一种大的社会文化而已。

话说孩子性格形成受社会化因素影响这件事,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我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成为明证。

孟子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孟子小时候很贪玩,很爱模仿别人。他家原来住在坟场附近,他就和同伴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非常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

孟子又和小朋友一起模仿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接着把家搬到学堂旁边。这个时候,孟子就开始跟着学堂里的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呆的地方,心里很高兴,不再搬家了。

事实证明,孟母三迁是正确的。孟子后来成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

就像这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认为家长对孩子的人格不会产生持久影响,也不会对他们走出家门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也就是说,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成长,父母其实没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

在这里,留一个问题给大家,按照作者的观点,大家猜猜看,究竟谁能影响和塑造孩子的人格呢?

我们下次接着聊。

@作者妮妮:

十点读书签约作者。

曾任记者多年,获行业内最高大奖。

11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优美图,感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