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抑郁症的三种心理学解释

作者:安然心理与童话 2017-10-01阅读:683次

对抑郁症的三种心理学解释

她走路轻得像一个纸人,生怕惊动了别人;她要离开自己两个可爱的女儿,因为她认为自己很差劲;她说活着太累了、太难了,人生完全没有意思;她还整夜的睡不着,眼睁睁看着天放亮;她无论吃什么山珍海味都不觉得香,一个月瘦了10斤。

我们知道,她这是得了抑郁症。心理学是如何理解抑郁症的呢?

对抑郁症的三种心理学解释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抑郁是一种转向内心的愤怒,也是一种自我攻击。对于外界,包括他人和社会,抑郁者无力改变,他不会去投注能量,也就无法对外表达愤怒,只能把愤怒对内,转向自己。于是,抑郁者分裂为两个我,一个是评价的主体我,一个是被评价的客体我。主体我评价客体我,贬低客体我。

因此我们在抑郁患者中最容易见到的症状是自罪,即认为自己有罪。那是因为有一个“我”一直在以严苛的标准来要求客体我,加罪于他。这种情形到了最极端的,就导致了自杀的想法和观念。一方面是无法忍受自己的无用感,生活的无意义感,另一方面是接受不了严苛的自我贬低。

对抑郁症的三种心理学解释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不能建立良好自我价值感的人,容易陷入抑郁。一个人如果不能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包括错误与缺陷,那么他就不能建立自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实际上无价值感正是抑郁者的一个典型症状。

所以人本主义疗法对待抑郁更多采取的武器是态度而不是具体的技术。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治疗师会用积极、真诚的无条件关注来对待一名患者,为他创造自我接纳的环境,去进行自我探索,发现和体验自己的价值。

对抑郁症的三种心理学解释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者认为,抑郁是由于生活中缺乏积极强化物所致。比如,我的一位来访者在经历失恋、股灾、车祸等生活一连续打击后,体会到深深的无力感,说:“不想再做无谓的挣扎了,生活是看不到头的痛苦,毫无乐趣可言,不如早点离开。”

抑郁体验下产生的自杀想法,正是源于行为主义所说的“习得性无助”。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被强化而得以保持。比如一个人反复碰壁,久而久之就在努力和失败间建立了链接。努力的结果是失败,而不是成功,努力的行为就不会被保持——因为没有积极强化物。抑郁情绪也是一样,由于生活缺乏积极结果的强化,个体因而陷入无助、被动,丧失改变的动力。

对抑郁症的三种心理学解释

我是一个策略性整合疗法取向的实用主义者,对来访者有用的理论和技术,都是好的。通常而言,我以人本主义的真诚与关注作为整个心理治疗的基调,通过心理分析理论,洞察抑郁来源,使用行为主义、认知疗法等具体技术,促进患者改变认知和行为。

当然,整合不仅可以体现在多种心理理论取向上,还体现在药物与心理治疗的整合。总而言之,虽然心理治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理论与技术两个层面的整合化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