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之爱:“爱”到刚刚好

作者:教师日记 2017-10-07阅读:1444次

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则是每个人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整个教育的第一阶梯,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伴随着人的大半生,它以不同的形式、内容呈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发展。特别是早期的家庭教育最为关键。池田大作曾在其著作《教育指针》一书中提到:“幼时的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人生非常重要。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人之初所要接受的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关键。常言说:“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家庭教育在儿时播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这颗种子就会根深蒂固地伴随人的一生。那么,什么才是家庭教育首要的“种子”呢?“蒙以养正,圣功也。”(《易经·蒙卦》)意思是说:在人很小的时候,要正确地实施教育,培养品性良好、端正的人。果真如此的话,那可是天下最伟大的功绩了。“爱乃是良好品性的精髓。”[1]因此,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以爱生爱、以爱升爱。所谓的“以爱生爱”即是指家长以自己的爱来培养子女的爱。让子女明白除了自爱,还要爱父母、爱长辈、爱亲朋。所谓的“以爱升爱”则是通过家长对子女进行爱的熏陶,让子女懂得爱是可以升华的,这个升华了的爱就是爱众人、爱万物、爱天下的博爱。伴随着家庭教育的历程,以爱生爱转为以爱升爱,这难道不是天下的“圣功”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博爱似乎成了一种愿望,更多的子女只知道将爱停留在爱自己的层面上,爱的历程走得如此艰辛。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封家长写给子女的信[2]:家教之爱:“爱”到刚刚好

“多给我们一点爱心吧!”这就是家长对子女的唯一要求。今天,又能有多少位子女可以满足家长提出的这个并不过分的要求?造成这样的结局并非是人们所愿。但是,这不能不说明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爱的“失度”和“过度”的问题。问题之一就是家长对子女的爱极度匮乏,以至于子女不知爱为何物。现代家庭中,年青的家长往往忽略了子女对爱的需要,认为只要子女拥有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家庭,健康成长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们整天忙于物质建设,在子女看来,与家长进行情感交流、亲密对话简直是一种奢望。久而久之,当爱的需要不能得到应有的回应时,也就为今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埋下了种子。问题之二就是家长对子女的爱过胜,以至于子女丧失了爱的能力。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组漫画:美国、日本、中国的孩子分别爬到了一个高于孩子身高的石头上,欲下不能。面对此景,三个国家的家长说出了三种不同的话语,反映出他们不同的教育理念。美国家长对孩子说:“噢,亲爱的,我相信你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回到地面上”。日本家长对孩子说:“你这个胆小鬼,不要丢脸,往下跳,我在旁边呢”。中国家长则一边伸出双手,急忙地跑向孩子,一边大声地喊到:“宝贝儿,不要动,千万别动!我马上抱你下来”。正是这些习惯了大包大揽的“第三位”家长,常常在爱的旗帜下,不经意地“剥夺”了子女在成长中必要的权力,也不自觉地“抹煞”了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

究竟怎样才能以爱生爱,如何才能以爱升爱,其实,这是一个深刻的命题。家长的爱就像一件湿棉袄,子女穿着难受,脱了还冷。子女就像一株小禾苗,当家长对子女爱地沉醉时,子女就感觉涝了;当家长对子女爱地飘渺时,子女又感觉旱了。从子女茁壮成长的角度而言,无论是家长对子女爱得多,还是家长对子女爱得少,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子女,因为这对于子女的茁壮成长并非有益。人们常说:“付出与回报总是成正比的”。实事上,这并不是完全绝对的,至少在以爱生爱、以爱升爱的家庭教育问题上,付出与回报就不一定总是成正比。这也就是说,有时候,实施教育的行为与收获教育的效果之间并不能够简单地被认为是“多出多得,少出少得,不出不得”或者是“早给早收、晚给晚收”的直线式关系。这样一来,家长自然就会感到困惑——多也不对,少也不成,到底怎么办才是恰到好处。好的那一处,人人都向往,关键是要“恰到”,刚刚好。这就需要家长有掌控火候的本领。那么,什么会有助于这一本领的实现呢?答案就是“允执厥中”,即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也就是说,家长对子女爱的言语和爱的行为要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所谓的“中正”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模棱两可、说是不是、说非亦非。从对“中”字的考释中,可以知道“中”有“正”之义,二者不相离。而“中正”一词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对准确无误、无偏的表达。由此可说,家长对子女爱的言语和爱的行为要准确无误、无偏。

情况可以分为两种进行讨论。其一,爱的匮乏。说到底,这是因为家长不能准确无误地认识到自己给予子女的爱。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对子女的爱是不可替代的。缺失任何一方家长的爱,对于子女的成长,都是不完整的。有时,家长的家长往往是越俎代庖,这种隔代爱只能称之为“宠爱”。在很大程度上,它不会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同样,也不要认为可以给子女进行爱的“补课”。经常可以从大部分的家长口中得到这样一个固定的句型,即“孩子,等我有时间,我就陪你……”孰不知,孩子的成长是不会等到家长有空闲的时候才进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明人的需要由低到高逐层上升,不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同时还是相互重叠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便是其中一项。也就是说,当这一项得到满足时,才会促进其它层次更好地发展。当然,这个爱的源泉在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但是,在人的成长早期,它一定多半是源自于家长。其二,爱的过胜。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首先,应该明白的是,爱是严与慈的综合体。慈爱并不意味着放弃严格。一味地慈爱就会导致子女为所欲为,当子女的骄横成为一种内质时,家长终难引导。在一定程度上,严格也是一种爱。俗话讲:“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哏赳赳。”严格就是对人的无理进行修剪。其次,家长索取爱是为了更好地让子女体验爱,当然,这种索取不光是为自己。向子女索取爱是给子女亲身体会去爱的机会。“爱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每个人都只能通过自身并为其自身而获得的个人体验。实际上,几乎没有人(包括孩子、青年或成年人)能够不通过起码的途径就获得这种体验。”[3]体验能够使人置身其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爱为何物,体味亲爱到博爱的意境,也会明白施爱比索爱更好。因此,严慈并重、施索并行才是无偏之举。“充满思想的行为,行为充盈的思想。”[4]以爱生爱、以爱升爱的家庭教育需要准确无误、不偏不倚,这才是充满中正的行为,行为执中的思想。

参考文献:

[1][英]勃兰特·罗素著,杨汉麟译.教育与美好生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124.

[2]引自于:www.xici.net

[3][美]弗洛姆著,刘福堂译.爱的艺术[M].桂林:广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9.

[4][加]马克斯·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译.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