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跟你说不想去上学,不愿意和外界接触,那么就要需要警惕是否患有抑郁症。而且,青少年多数是双相情感障碍,而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抑郁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潘集阳教授表示,根据欧美调查显示,双相情感障碍多在25岁以前发病,好发年龄层在15-19岁之间。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 潘集阳教授
警惕!双相情感障碍好发于青少年
双相情感障碍,在医学上定义为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反复间歇交替或循环发作为表现特征的心境障碍,其主要表现为时而抑郁,时而狂躁的双重心境,且情感在这两方面摆动不定。
在如今这个高压力、快节奏的社会,出现精神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潘集阳教授表示: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介于3.0-6.5%,根据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的数据,超过200万的美国成年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需要注意的是,双相情感障碍通常从成年早期开始,多在25岁以前发病,好发年龄层在15-19岁之间。“据国外的临床研究,14岁以前出现抑郁症症状,有50%-70%的人最后会诊断双相抑郁障碍。13-19岁之间患上抑郁症,其患双相障碍的概率大约50%左右。不过,双相抑郁症的症状表现为情绪大起大落,时而情绪亢奋时而抑郁,青少年极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有25%-50%的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死亡。这一数字在欧美国家还要更高,欧洲约有21%-54%的患者有过自杀行为,其中英国的双相障碍患者自杀率为18%。据研究显示,双相障碍患者自杀率较普通人群高10倍。
同时,令人忧心的是,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率高。研究发现,自然随访4-5年时间,双相障碍的复发率高达75%,4年的随访发现,双相障碍1年的复发率达50%。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疾病
那么,双相情感障碍如何有效治疗呢?潘集阳教授指出,在一般人心中,有病就去治疗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放在精神方面疾病,很多人却喜欢藏在心里,病耻感很强,不敢就医。“其实,精神类疾病跟高血压或糖尿病一样,也是属于一种常见慢性疾病。每个人都可能患上,只有正确治疗才能痊愈。”
就双相情感障碍来说,它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疾病,药物治疗还是目前国内外主流的治疗方法(包括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同时家属也需要理解体谅,督促患者服药,预防复发。“治疗方面除了药物为主,家属和社会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让精神科医生很头疼的是很多患者对精神类药物相当抗拒。这些患者多数对此类药物的副作用心存担忧,害怕吃多了变成“呆呆傻傻”,有一些甚至不愿服药。潘集阳教授强调,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患双相抑郁症后必须服用心境稳定剂治疗。“大家对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存在很多误区,甚至有很多夸大之处,自己吓唬自己。要知道,这些精神类药物经过大量临床验证才能上市,并且在国外通过美国药监局(FPA)批准。”所以潘集阳建议各位患者,要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坚持治疗才能有效地减少复发。
除此之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时常容易留恋于轻躁狂的状态,从而拒绝治疗,或是自行减停药。而身处抑郁时,又觉得自己人生无望,接受治疗也没有用。这两个特点导致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停药概率较高,不容易做到主动就诊。潘集阳教授呼吁大家,一定要正视疾病并及时治疗。
案例分析:
陈先生,今年28岁,最近创业工作压力大,常常在凌晨3、4点时发微信给同事,讨论公司应该如何运作,这看起来似乎是寻常故事。但患者的亲姐说的故事却出入很大。
他姐姐说:他最近晚上常常发微信骚扰他人,微信内容常常牛头不对马嘴,频繁提到其公司有望跻身世界十强企业,明天便可超越比尔盖茨,几乎每天晚上都不断在微信群里撒鸡血,并且完全不睡觉。平时白天工作精力旺盛,却无法专心做事,经常吹嘘即将成为富豪,扬言要买飞机带全家去玩。
在医生询问之下,患者仍对其想法深信不疑,并且容易情绪激动和发脾气。患者姐姐补充道:他先前还闷闷不乐,常常觉得自己很没用,有自杀冲动,且怀疑有自残现象,最近又亢奋得有点异常。
潘集阳教授表示:
陈先生目前处于一个躁狂的阶段:
(1)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患者显然工作上成功也无法明日就超越李嘉诚);
(2)睡眠需要减少(半夜3、4点发微信,白天工作感到精力充沛);
(3)言语增多(在微信上不断发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
(4)思维奔逸或主观体验到的思维速度增快;
(5)注意力难集中,主观体验到或被观察到的随境转移;
(6)目的性活动增多(患者表现工作上无比的精神,然而做事却马虎),或精神运动性兴奋(如无目的无意义的活动);
(7)无节制地取乐而不计后果(例如,无节制地狂购乱买,轻率的性行为,或愚蠢的商业投资)。
情绪的紊乱对社交及职业功能造成明显损害,家人以及身边的朋友开始对患者这样的行为不知所措,而且不想与之交往。而考虑到患者又有一段时间情绪十分低落及其他抑郁的症状,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潘集阳 教授
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睡眠医学中心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精神医学学术带头人和睡眠医学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