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专家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 李幼东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医生 李昕雨
“自古逢秋悲寂寥”,从古人的诗句中,我们发现,秋天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产生抑郁的季节。而患上秋季抑郁症后,会让人心情不佳,食欲不振、精力缺乏、自我评价低、精神迟滞等。为此,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本报记者特邀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心理专家,为大家讲解如何识别并预防秋季抑郁症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
“看到窗外黄叶飘落, 情绪极度低落”
今年十七岁的小辰(化名)是一名高二学生,尽管秋季开学已一个多月,但他已经几个星期没有上学了。“我很想上学,但是我做不到。”小辰告诉记者,自从秋季开学以来,他就常常无缘无故地情绪低落,欲哭不能。一天之中,早上的情绪最为低落,而晚上失眠,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仍然赖在床上,没精打采。到中午的时候,才能勉强自己起来。
小辰说,他发觉自己对什么东西都提不起兴趣,就算连自己最喜爱的电脑游戏或上网与朋友聊天都懒得去做。“尤其当我看到窗外黄叶飘落时,情绪就会极度低落不知如何表达,我觉得生活没有意思,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累,也没有信心回校上课,担心自己今年要留级,更不想外出接触别人。”
对于小辰的情况,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李幼东表示,这是一种典型的秋季抑郁症表现,秋季抑郁症又名“秋悲”,是一种季节性心理疾病。秋季抑郁的主要表现为:心情不佳,认为生活没有意思,高兴不起来;较为严重时则会出现焦虑症状,食欲、睡眠等生活能力下降,精力缺乏、自我评价低、精神迟滞等。
秋季阳光照射少 成秋季抑郁高发主因
“季节性抑郁症”是由季节变化所引起的,有着明显的症状,例如感到悲伤,产生灰暗的想法。就像小辰的状态一样,喜欢花很多时间躺在床上,放弃平时最喜欢的活动,心理上产生情绪消极、抑郁、迷茫、孤独和无助之感,认为生活没激情、没动力。
对此,李幼东表示,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造成秋季抑郁症的原因主要是秋季阳光照射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出现了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压得人们喘不过气,再加上秋季气候的变化无常,释放途径减少,极易积累压力,人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越来越烦躁,有人甚至会对生活失去信心。
李幼东指出,性格敏感、体质较弱、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上班很少见太阳、对寒冷较敏感的人、工作压力大等人群易患秋季抑郁症。缓解这种心理问题最关键、最主要的方式是自己要学会调节,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放松心情,学会自我满足。
专家支招:
助你走出低迷心境
如果出现心情不佳、食欲不振等秋季抑郁症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寻求心理治疗,以免病情加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医生李昕雨,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预防措施,助大家远离秋季抑郁。
预防秋季抑郁症可以多晒太阳。每天照射一定量的太阳光或明亮的人工光线,可以减少秋季抑郁症;如果感到情绪不佳,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抽时间外出走走,看看青山绿水,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加营养,维生素B有助改善情绪;找知心的、明白事理的亲友,倾吐心里话;遭受了一点挫折,不要往坏处想,不作消极的猜度。
走出秋季抑郁,要把心境回归平淡。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生活压力,让许多人喘不过气来,如目标太高、欲望太大,达不到目标,就会有“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之感,继而进入“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中。此时应该用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来面对自己情绪上的波动,学会释放负能量,进行自我疏导,走出低迷心境。
预防秋季抑郁要规律生活。做到早起床,吃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装扮整洁出门。不宜整日持续工作,除中午外,早上10时、下午3时宜放下工作,休息片刻。工作上的问题和烦恼,千万不要放在心里;责任心强的人不要过于追求完美,免得身心负荷太重,每日不宜过于劳累,以免患上抑郁症。
最后,李昕雨提醒,如何预防抑郁症一直是所有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当精神和躯体饱受秋季抑郁折磨时,正确的药物选择是治疗抑郁症的关键。
(燕赵都市报 记者 檀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