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抑郁症看似遥远,但其实离我们很近,它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抑郁症患者达3.5亿人,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
这样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它到底代表了什么?我们需要关注什么?今天小崔不抑郁编辑部带来了一组大数据,带大家具体了解一下。
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每年有80万人因自杀死亡,大约每40秒就有一人选择轻生。但全球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在许多国家中仅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疗。
在中国,抑郁症的防治形势也是不容乐观。北大六院黄悦勤教授2016年在中国(温州)康宁精神医学国际论坛上做过一场题为「中国抑郁症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的报告,在这项覆盖全国31个省份、超过30000人的调查中就发现,在中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已超过3%,抑郁症患者中接近一半(47%)会致残,抑郁症会使人损失超过6个健康寿命年,在各类精神障碍排列首位。
中国抑郁症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
在正式说起抑郁症的流行情况之前,我们先来给大家科普两个概念,一个是患病率,一个是发病率。
患病率指的就是人群当中现有的患病人数的比例。
发病率,常常和上一个搞混,发病率指的是一批没有病的人,经过一段时间后,看看新发的病例占观测人群的比例。一般来说,发病率的资料是很难获得的,所以我们做的调查一般都是患病率。
从我国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卫生部一共进行过两次大样本的调查,一个是1982年,覆盖全国12个地区,50000多人的调查,数据显示情感障碍的时点患病率是0.037%,终身患病率是0.076%。
如果说,患病率指的是一类人群中,患病人数的比例。时点患病率指的就是某个特定的时间点的患病率。而终身患病率则是以评估时间为界限,在此之前曾患过这种病的个体数目与评估时的总人口之比。
在1993年用同样的工具,又再做了一次调查,覆盖全国7个地区,样本量总数为23333例,结果显示情感障碍时点患病率是0.052%,终生患病率是0.083%。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到,新中国以来,全国做了很多抑郁症流行病学的大样本调查,其中不少都是过千例的。
1、世界精神卫生调查(北京上海部分)
放到全世界来看中国的抑郁症水平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就介绍一份世界精神卫生调查(北京上海部分)。在调查中北京上海加在一起是5000样本量,当时调查的结果是情感障碍终身患病率是3.6%,12月患病率1.9%,30天患病率0.8%。
知道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其实是和世界的比较情况,话不多说,下面上图:
可以看出,就任何一种(精神)障碍而言,北京的12月患病率是9% ,上海略低不到5%,不过都远低于美帝夸张的超过25%。换算下来,几乎可称之为“四个美国人,一个精神病”了。即使具体到心境障碍,中国依然是处于倒数。
2、为什么世界各地精神障碍发病率差距巨大?
知道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同处一个地球村,为什么世界各地精神障碍发病率差距巨大呢?
首先考虑的是方法学上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四点:
向访谈者报告精神障碍的耻辱感
DSM系统对精神病理描述的充分性
DSM标准本土化翻译的实用性和CIDI的灵敏度
不同国家症状阈值的差异性
东方人不光是中国人,还包括菲律宾,日本等等,他们提起精神障碍都会有显著的病耻感,有了精神病不敢去看这是常态,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交流起精神疾病则十分自然的一件事情,他们曾这样说,“我们六十年代和你们一样,有了精神病也不敢去看,而现在只要不开心,就会去找心理咨询师。”
另外DSM对东方病理描述不足,以及翻译所带来的差异化也带来了很多差异。举个例子,之前在做人格障碍的问卷调查时,有一个问题就说有没有问别人我是不是太性感,在美国的语境下,性感其实是个褒义词表示赞扬,而在中国的语境下则相反是一个负性词,说人充满了挑逗行为,如果真的直译出来,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
另外还有实质性的差异:
应激经历暴露的差异
不同的易患性
遗传学差异
美国对于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就是从几次大事件,像最开始的越战,再是海湾战争,最后是911事件开始的,而中国经历也经历过很多重大事件,比如汶川地震,照理来说我们的应激程度也不差,但我们PTSD值做出来永远比他们低,这可能是我们中国人独特的知足常乐的文化。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下,能活着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何必去忧思忧虑那么多呢?
3、中国精神卫生调查
接下来所提到的这项精神卫生调查可能是迄今为止中国精神卫生领域最全、最新、最权威的一次调查,此次调查涵盖了有效样本30000多人,调查地区覆盖中国(除香港、澳门、台湾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抑郁症(MDD)
终生患病率超过3%
终生残疾率超过0.9%
终生致残率超过47% (也就是说抑郁症患者中接近一半会致残)
疾病负担(DALY)
1000人由于抑郁症将损失超过6个健康寿命年,在各类精神障碍排列首位
借用文章《你好,抑郁》中一段话作为结尾吧:抑郁症这种病,它随处可见,给人痛苦,也带来灵感。它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接受它,然后战胜它。
作者 / Kirto
文章转载自的的心理(didixi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