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心理学(二)

作者:耳语跟她的小伙伴们 2017-10-19阅读:2842次

沉迷于自己的世界:警惕社交恐惧症

一项调查显示,社交恐惧症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排名第三的心理疾病,仅次于抑郁症和焦虑症。近几年,有社交恐惧症的患者5年中增加了4倍,其中仅80后、90后的年轻患者就占了一半。社交恐惧症也被称作“社交焦虑障碍”,是以害怕与人交往或当众说话,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或者处于尴尬的境况而尽力回避的一种恐惧感。恐惧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可包括除了某些特别熟悉的亲友之外所有的人。

怪诞心理学(二)

社交恐惧

大多数人在众人面前发言、面对老师或领导时都会有些紧张,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只因为自己的害羞、紧张而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可自拔,得意于精神世界,却在现实之中惶惶不安,这已然成为一种病态。社交恐惧症作为一种因为心理紧张造成的心因性疾病,其实只要积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那么,我们如何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消除恐惧呢?

首先,要学会平衡心理,然后主动出击。对社交产生恐惧心理,根源在于害怕交往中出现棘手、无法应付的情况,让自己难堪、出丑。当一个人对外界不确定时,就会出现恐惧心理。在这种时候,与其害怕,不如主动面对,主动寻求外界的刺激,以提高我们的心理素质和迈出第一步的勇气。

其次,为了改变害羞内向的性格,应该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尝试主动与同伴和陌生人交往,在交往的实际过程中,逐渐去掉羞怯、恐惧感,使自己成为开朗、乐观、豁达的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暂时转移引起社交恐惧症的外界刺激。由于外界刺激在一段时间内消失,其条件反射在头脑中的痕迹就会逐渐淡漠,有时还可消除。

凡勃伦效应:炫耀性消费出高价

为什么有的时候标价越高,购买的人越多?

现在的葡萄酒市场上,由于消费者对葡萄酒定价缺少概念,一些商贩基本上都是随口定价,一般都往高了定,最奇怪的是,葡萄酒反而越贵越好卖。

当我们在购物时,看到同一类产品,我们一般会选择相对昂贵的,因为从内心来讲,我们比较认可昂贵事物的质量和价值,即,多数情况下,我们会认为贵的就是好的。所以,同样的东西,反而是越贵越好卖。其实,按理来说,便宜的东西不才是更让人有物美价廉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吗,为什么许多人又要反其道而行之呢?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又应该怎么解释呢?

怪诞心理学(二)

金钱

这一现象曾引起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凡勃伦的注意,他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中探讨研究了这个问题。因此这一现象——价格越高越好卖——被称为“凡勃伦效应”。

凡勃伦效应表明,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经济现象,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所谓的品位和格调。

凡勃伦把商品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炫耀性商品,一类是炫耀性商品。非炫耀性商品仅仅发挥了其物质效用,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而炫耀性商品不仅具有物质效用,而且能给消费者带来虚荣效用,使消费者通过拥有该商品而获得受人尊敬、让人羡慕的满足感。鉴于此,许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购买那些能够引起别人尊敬和羡慕的昂贵商品.所以,许多经营者瞄准了我们的这个消费心态,不遗余力地推动高档消费品和奢侈品市场的发展,以使自己从中牟利。比如凭借媒体的宣传,将自己的形象转化为商品或服务上的声誉,使商品附带上一种高层次的形象,给人以“名贵”和“超凡脱俗”的印象,从而加强我们对商品的好感。

演唱会时,再害羞的人也会跟着大声唱:“去个性化”的心理效应

有些人天性内向,但在一些情况下却显得比平时外向的人更疯狂,我们通常说他们两极分化,其实,这其中还存在鲜为人知的心理效应。

小耳性格内向,羞于在人前讲话,更不善于唱歌,在KTV的时候也几乎从来都只做听众。但是,奇怪的是,看演唱会的时候,小耳却特别积极,和台下的观众一起,跟着台上的明星的节拍唱得不亦乐乎。看体育比赛的时候,不爱踢球的小耳也很兴奋,和大家一起使劲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况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怪诞心理学(二)

演唱会

当人把自己埋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非常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去个性化”。个人意识变淡薄之后,就不会注意到周围有人在看着自己,觉得“在这里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反正周围也没有人认识自己,也没有人际关系的束缚。巨大的开放感让害羞的人的欲求进一步增长,因此在这种场合下也会大声唱歌、高声呐喊助威。而大声喊叫出来,也是一种释放精神压力的方法,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所以有些平时不爱说话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还会越唱越上瘾、越喊越大声。

但是,这种“去个性化”的状态持续发展下去,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当人的自我意识过于淡薄时,就会开始感觉什么事好像都不是自己做的。比如狂热的足球迷,如果自我意识过于淡薄,就可能发展成危害社会的“足球流氓”。

没有文化的文化人:人要有信仰

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信仰的力量》中这样描述道:“能够激发一颗灵魂的高贵、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

有这样一位五旬老妇,她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足,同时,儿女也不在身边,老伴早逝。但是,她却供养着同村的十几个孤寡老人,艰苦的生活没有阻断她供养其他老人的心。她每天总是乐呵呵的,她曾说过一句让人深思的话——我没有文化,但是我知道,人活着就得做些什么。一个大学生在提起这位老人时说,这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文化人。

怪诞心理学(二)

信仰

富人的慈悲是一种慷慨,而穷人的慈悲是一种信仰。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信仰到底是什么呢?

这里的信仰不止是单纯的宗教信仰,还包括了更多的人生理念。就像佛教中,梵文Bodhidharma(音译“达摩”,意译“法”),英文译为“宗教”,但是,它在印度的语言中却有更深刻的含义。而这个含义能够更好地符合信仰的本质。“法”是万物最内在的本性,即本质,绝对的真理。“法”是我们行动的最终目标。这就好比说,种子的本性是包在壳里,只有通过某些特殊的奇迹,它才能长成树。种子的外观并不是种子的本性。它的本性是成为一棵树。我们的生命就好像是一粒种子,真正的信仰应当有助于我们实现自己的本性,成长为一棵树,“冲破它的外壳,使其本身转化为朝气蓬勃的心灵上的嫩芽。在阳光和空气的哺育下,向四面八方伸出枝杈”,而不是将生命禁锢在种子的外壳之中。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于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他一切意志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

在《人生的亲证》一书中,泰戈尔引用了《广林奥义书》中的一句诗:“一个将最高神尊崇为存在于自身之外的神的人并不了解自己,他就像从属于众神的一只动物。”他认为,“人在精神上比他自己的外表更伟大,即他生活在无限的充裕中,这种充裕就是人的全部最崇高的东西,他的纯真,他的真理”。

外在的信仰只是桥梁和诱饵,其价值就在于把人引向内心,过一种内在的精神生活。真正的信仰是意识到自身的伟大,帮助自我的成长和实现。所以,我们要培养的信仰,先要有一颗明确善恶的心。我们要将自己引向内心,在一种虔诚的心境中,不断追求品德的完善,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