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种能力,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勇敢、真诚、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爱情中永远得不到满足。
这是《爱的艺术》这本书想要传达的观念,《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它研究爱并让人们重新认识爱,语言明了流畅,深入浅出,包含着许多具有哲学深度的思想。
弗洛姆在第一章爱是一门艺术吗?抛出一个疑问。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人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然而也有很多人认为,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购到入爱的情网,他们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
(一)人为什么觉得爱不需要学习?
1、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的关键问题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值得被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以关于爱,男子通常采取的办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自己,使自己富有魅力,而不是学习怎么去爱。
2、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所以才涌现出大批牵线的红娘,相亲泛滥成灾,如同一个画家画不出一幅好的作品,把责任推卸到没有一个好的对象或模特。
3、 人们误解了堕入情网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人们往往把那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能证明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的寂寞。激情式的爱情最后只会产生隔阂,失望和无聊。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屡爱屡败呢?人们不可能永远放弃爱情,所以看起来只有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且去探究爱情的意义。接着,弗洛姆过渡到第二章,我们要研究爱情的理论。
(二)摆脱孤独的方法
弗洛姆认为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人拥有理智,可以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意识到生命与死亡,这也就导致我们终将面对孤寂与恐惧。弗洛姆在论述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后感到羞愧的原因对我们极具启发性,人们一般认为,亚当和夏娃之所以羞愧,是因为他俩看到了对方的性部位。他认为这样的解释不对,而是认为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于是就开始互相陌生起来,在这期间,他们还没学会如何去爱对方,亚当把责任推卸到夏娃身上,而不是试图为夏娃辩护这一事实,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距离,而又没有通过爱情去达到新的结合,这就是羞愧的根源,同时也是负罪和恐惧的根源。
提香:亚当与夏娃
这就好像是旧的价值被推翻,而新的价值还未建立时出现的迷茫与恐惧。因此对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摆脱孤独得途径有很多,比如:
1、母爱。 小孩只要母亲在她身边就不会有孤独感,他的孤独感通过母亲的存在,同母亲的乳房和肌肤的触摸而得到和缓,一直到孩子发育到产生孤独感和个性,这个阶段母亲的存在才不足以消除他的孤独感它必须以其他的方法来克服孤独感。
2、纵欲和毒品。性的纵欲可以达到的恍惚状态,和吸毒有一样的效果。然而这种方式消除孤独感是短暂的。
3、同一组人结合。在这种结合中,参与者为了使自己属于这一组人,而失去了大部分的个性,让我变得与他人完全一样,我的感情思想和别人一致,我的衣着习惯和看法都与这一组人楷模看齐,那样我就有可就就不会独自经历可怕的孤独了,专政的国家形势需要用威胁和恐怖手段去制造同一状态。
4、创造性的劳动。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手工业者的劳动,都属于此类劳动,在创造性劳动中,劳动者和对象合二为一,在创造的过程中同世界达成一致。但这一点只适用于自己计划进行并看到成果的劳动,流水作业线上的工人的现代化工作程序中,几乎不存在劳动的这种特性。他不再是自我,因为劳动者除了适应社会外,在没有与社会达成一致的可能性。
于是,弗洛姆总结到,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达到的统一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统一,通过纵欲达到的统一是暂时的,通过同一组人同一组人达到的统一,仅仅是一种假统一,对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的和全面的回答是要在爱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
(三)爱情的要素
爱情最基本的要素是“给”而非“得”,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做法,男女即便是在性爱中也是先“给”(提供自己的生殖器官)而后才得到性的愉悦,这也意味着得教师向他的学生学习,演员收到观众的鼓舞,精神分析学家通过治愈他人的病而治愈了自己的病,如在欧文·亚隆的《当尼采哭泣》一书中,心理医生布雷尔与哲学家尼采交换互相交换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以期互相治愈。
《当尼采哭泣》封面
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弗洛姆还重点讲到了另一要素那就是认识人的秘密,一种是施虐癖的做法,拥有掌握对方的全部力量,利用这种权力,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支配,让他按照我的意愿去感受去思想,把它变成一样东西,变成我的财产,我们在孩子身上能经常看到这条通向知识的捷径,孩子随手拿起一样东西,把它弄坏来认识上这样东西,他迫使它交出自己的秘密。认识秘密的另一条途径是爱情在爱情中再现声中,在深入对方中找到自己,发现自己发现我们双方发现了人,总之,爱情是指克服人的孤寂和实现人与人的结合,这一结合,在神话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男子和女子本是一体,但这一体被分为两个部分从那以后,男性那部分就开始寻找丢掉的女性那部分,为了重新和他结合成一体在圣经上也有类似的说法,夏娃是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所造。
(四)爱的演替——从母爱到父爱到爱情
(个人认为,这一节的观点对我是最有意义和启发性的。)
母爱是一种消极体验
弗洛姆认为,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因为它让我们认为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有被人爱的资本,更确切的表达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我不需要做什么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因为母爱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如冰心《不为什么》中写的那样,“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我们当然可以歌颂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但站在批判的角度看,母爱确实是一种能令人迷醉的毒药,大多数八岁到十岁的儿童,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的被人爱,只有当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或父亲一样东西时,他的爱的观念才第一次从被被别人爱变成爱。所以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而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被誉为20世纪最卓越的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他的《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有一段关于爱的论述,
你明白爱一个人是什么意思吗?你爱一棵树,一只鸟,一只宠物,你去照顾它,喂养它,关爱它,即使它不给你任何回报,不跟随你,你仍然爱它,这种爱你能了解吗?大部分的人都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去爱,我们一点也不明白这种爱,因为我们的爱永远被焦灼,嫉妒,恐惧等所限,这意味着,我们在内心是依赖着他人的,我们其实是希望被爱。我们并不是爱了之后,便把它留在对方那里,我们同时还要求回报,在这个要求之中,我们就变成了依赖的人。
我们很多人尽管已不再是婴孩,然而我们对爱的要求却依旧是如同母爱那样具有依赖性的。
父爱是成长的向标
人生下来后的最初几个月和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后来幼儿开始学会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憩相关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父亲代表的是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母爱是无条件的,而父爱却是有条件的,从父亲选择他的继承人就可以体现出来。成熟的人是自己从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成熟的人系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这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么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会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母爱应给予乳汁与蜂蜜
圣经里有一个象征母爱的故事,上帝所许之地流淌着乳汁和蜂蜜,大地是母亲的形象,乳汁象征着母爱的第一个方面,即对生命的关心和肯定,而蜂蜜象征着生活的甘美,对生活的爱和活在世上的幸福,但是只有少数母亲除了乳汁外还给予了蜂蜜,一个好母亲,也应该是孩子产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生活的热爱,给予了乳汁的母亲常把孩子看作是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母亲对孩子的爱的痴情,很可能是满足于自恋的一种途径,另一个根源也是母亲的权力欲和占有欲。于此,我想起近日被热搜的“林妙可事件”,其母亲正是一个只给了孩子乳汁而没有给蜂蜜的母亲。
宗教与亲情过渡的相似性
同人的从母爱到父爱的过渡相同,宗教也是从以母亲为中心的阶段发展到以父亲为神的阶段,在母系社会阶段,母亲是最高的生命,她就是神,也是家庭和社会的权威,但是当人的技能发展到出现手工劳动和制作艺术品阶段时,当人不再是只依靠大自然的恩赐物时,人开始把他的双手劳动成果变成了一个神,把神赋予了人的形体,此时人已经足够成熟,发现了人是世界上最伟大最高贵的物体,相信神就是一个能帮助自己的父亲,把神当作是一个人。然而神不是人,也没有名字,就像是上帝对摩西说的,“我的名字叫我是现存者,我将永存,我的名字叫无名。”所以一个有真正宗教信仰的人,他就不是请求神像父亲一样能够给予他什么,而且也不期待从神那儿得到什么,他爱神不像一个孩子爱他的父亲、爱他的母亲,他更多的是达到一种谦卑的态度,他知道他对沈一无所知,神对他而言也变成了一种象征,通过这种象征表达了他所要追求之物,那就是爱真理和正义。因此,对父亲的爱也需要一次更替与转移,人总要成长,脱离父母亲,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这个更替就是爱的能力。
耶稣
(五)自爱
有很多人认为爱自己是一桩罪恶,因为自爱就是利己,在西方加尔文、弗洛伊德都持有这样的观点,认为爱别人和爱自己互相对立与矛盾、排斥。然而圣经中说,爱他人如同爱己,这个说法说明了对自己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的尊重。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创造性的爱,那他必然也爱自己,如果他只爱别人,那他就是没有能力爱,这与利己者不同,利己者不是太爱自己,而是太不爱自己,缺乏对自己的爱和关心,表明了这个人内心缺少生命力,并会使他感到空虚和绝望,比如说一个太过溺爱孩子的母亲,母亲之所以对孩子这么忧虑重重,并不是因为他太爱孩子,而是因为她要借此弥补自己缺乏爱孩子的能力,忘我是一种普遍追求的价值,可在精神分析学家看来,忘我是神经病的一种征兆,在大多数情况下忘我被看作是值得自豪的,他一无所求他只为别人而活着,在我看来这样的人生追求难免有些病态,爱人先爱己,不爱自己,不把爱视为一种需要去掌握的能力,怎样去爱别人呢?
《玛丽与马克思》剧照
在本章的最后,弗洛姆还总结了几种,经常出现的精神病态爱情,比如恋母或恋父情结、多愁善感的爱情、把爱人神化、施虐癖与受虐癖、投射做法等。其中投射做法指的是回避自己的问题,从而把注意力放在所爱者的错误和缺点上,他们永远在考虑如何指责对方,或者是教育对方。另外一种投射是把自己的问题投射在孩子身上,这种投射常常反映在希望生孩子的愿望上,如果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没有能力赋予自己的生活一种意义时,他就会试图在他的孩子的生活里面找到生活的意义,孩子成为了他的延续和他自己的一个代理者。我想起纪伯伦的一首诗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献给每一个终将会成为父母亲的人。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