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时代,契丹族酋长李楷洛依附唐朝,到唐朝为官。因为特殊的身份,李楷洛很出名,但是他远远不如老婆出名。
李楷洛老婆生有数十根胡子,长五寸多。
对,一个女人靠胡子出名。
异女生异子,她生了两个儿子,都是唐朝名将。长子李光弼,次子李光进。
先说说不很出名的次子李光进,官至太子太保,也成了节度使,与安禄山造反时的官位是一样的,最后被封郡王,算是地方要员。
十个李光进也不如一个李光弼出名。
很多人都知道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推动唐朝中兴,功勋卓著,但是《新唐书》却说郭子仪并非平定安史之乱的最大功臣,“战功推为中兴第一”的是李光弼。
与郭子仪、李光弼同时代的颜真卿,也认为李光弼在郭子仪之上,他说平定安史之乱的两大功臣,“天下之人,谓之李郭”,李郭,而非郭李,李光弼在郭子仪前面。
而《旧唐书》则对李光弼评价更高,说即使孙武、吴起、韩信、白起等比起李光弼,也会感到惭愧。
北宋《册府元龟》评价李光弼,说他是安史之乱以后“将帅中第一”。
近代学者郑观应把古今将才分为儒将、大将、才将、战将四种,说孙膑、吴起、白起、耿弇、杨素、慕容绍宗、李光弼、马燧等人是才将。郑观应也把李光弼和孙膑、吴起、白起并列。
李光弼为何获得了这么高的评价,后世又为不如郭子仪出名?
李光弼成名于西北,因击败吐蕃、吐谷浑,被封为云麾将军。
唐玄宗时代,安史之乱前夕,安禄山的堂兄弟安思顺器重李光弼,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聪明的李光弼不想与安家有牵扯,就托病辞官。
哥舒翰爱惜李光弼之才,奏请唐玄宗,把他召回长安为官。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欣赏李光弼,向唐玄宗推荐他。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李光弼战功赫赫,奠定了中华名将的地位。
在常山郡保卫战中,李光弼率兵五千,击退史思明两万大军,最后与郭子仪会师,与叛军决战,斩首四万,俘千余人。
李光弼的巅峰之战是太原之战。李光弼用一万人守卫方圆四十里的太原城,对峙史思明十万大军。李光弼没有一味龟缩防守,让人把地道后来挖到史思明大营,俘斩叛军一万多人。最终,叛军内讧,安庆绪杀父安禄山,史思明无奈退兵。
而李光弼此时则主动率敢死队发动进攻,歼敌七万多人,创造了不亚于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李光弼声誉渐隆,甚至一度代替郭子仪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统帅重兵。
李光弼是唐朝中兴的中流砥柱,获赐免死金牌,绘像于凌烟阁。
可是,安史之乱平定后,皇帝忌惮掌握重兵的功臣。郭子仪智慧圆融,主动向皇帝示弱,幸而善终,心高气傲的李光弼却抑郁而终,五十七岁。
李光弼死后获得“武穆”的谥号,这也是岳飞的谥号。